当前位置:首页 > 我是“织布”一工匠
王业典:用新点子,探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4-02   来源:   点击    

  2016年3月,我到泗阳县委组织部报到,成为一名基层党建人。


  之前,我没接触过党建工作,一切都是新的。板凳还没坐热,领导就提醒我:抓紧钻研业务、广开思路,尽快出点子、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面广量大,如何针对农村、城市、机关、“两新”等不同领域的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场场头脑风暴,一次次基层调研,我慢慢有了一些答案。


  为推动乡村振兴,2017年泗阳县为每个村选聘2名本土大学生担任“新村干”。人招来了,怎么干、怎么留、怎么发挥作用?这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新村干”在村里只是挂职,没进“两委”,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种种因素让他们难以安心留在基层。为此,我们提出将“新村干”当后备支书来培养、当振兴人才来使用、当创业青年来扶持的思路,引导他们尽快熟悉村务民情、积极兴办富民项目、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由“飞鸽牌”变身“永久牌”。经过近4年的积累,去年全县220个村居“两委”集中换届,有60名“新村干”当选书记,317名进入村“两委”,形成了一支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振兴铁军”。


  “新村干”带来了新活力,也搅动了村书记队伍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我把村书记富民增收的典型案例收集起来,先后编纂了《生态富民36计》《乡村振兴72变》两本书。一时间,“桃果书记”“菊花书记”“冬枣书记”等在泗阳乡村竞相涌现。


网页点2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社区逐渐成为人口集聚点、矛盾交汇点和治理薄弱点,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聚焦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开展城市“红网格”行动,把支部建在网格、力量下沉网格、资源汇聚网格、活动融入网格,构建了组织全覆盖、治理全要素、服务全方位的城市融合党建体系,形成了“红网格·好服务”品牌,获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奖。


  在此基础上,全县142个城市小区实施“把支部建进小区”,集成综合执法、在职党员、红色物业、社会组织等力量为小区党支部赋能增容。支部吹哨,部门报到,服务送到家门口,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网页点3


  新发展带来新课题,新挑战催促新探索。我理解,创新的起点在于问题,重点在于学习,难点在于坚持,目的在于守正。只有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打动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


  (推荐:宿迁市委组织部;讲述人:王业典,泗阳县委组织部组织三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