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敢于承认“难”,是正视问题的态度,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作为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我对此有着很深的体会。这些年来,基层党建正是在和难题“叫板”中,收获了一次又一次“叫好”。
2015年,我调入市委组织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当时,如何让基层党组织书记更好扛起抓党建的责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调研基础上,市里启动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强”的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聚焦实际问题,把问题变议题、议题变课题、课题变项目。8年来,市级统筹的项目总数超过1000个,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针对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年龄青黄不接的状况,市里实施了“返乡兴村千人计划”。当年,全市有1300多名本乡本土、有创业项目或经历的大学生到村工作。一位领导同志说,即使将来只能留下300人也是好的,因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种子”。如今,全市村干部平均年龄41岁,年富力强,充满干劲。其中,党的二十大代表、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敏就是这样的一颗“种子”。
2021年,我们探索实施“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全市755个建成小区全部成立了党支部,集成创新红色物业、综合执法、部门联动服务等做法。今年3月,面对比较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新建的各小区党支部较好地实现了平战转换,在承受压力、经受考验中进一步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平时管用、难时好用、急时顶用”,小区党支部得到方方面面的一致好评。
基层党建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抓好基层党建是一件永不过时的任务。今天工作中,困难将始终存在,问题会不期而遇,我们要做的就是知难而上、勇毅前行,在破解难题、真抓实干中,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更加坚强的战斗堡垒。
(宿迁市委党建办副主任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