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不负人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赶考路上展现“新作为”、交出“新答卷”。
始终把群众呼声记在心中。基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也是服务百姓民生的最前沿。从群众屋檐下到同坐板凳上,从田间地头到灶前炕头,处处都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办公桌”,处处都是为民奉献的“服务台”。只有熟悉村情民情、了解民声民愿,才能赢得民心、守住人心。党员干部要紧跟形势之变、发展之要、群众之需,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在基层一线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声音。畅通与群众联系渠道,及时回答问题、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在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过程中拉近与群众距离。
始终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基层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基层矛盾错综复杂、任务艰难。党员干部要根据新任务、新要求、新形势,常怀“空杯”心态和“归零”心理,增强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前瞻思维,真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勇挑重担不避难,将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头等事”,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顶风冒雨的奋斗者,主动靠前、直击矛盾,切实做到拉开架势站出来、掀起声势冲上去、鼓足勇气拿下来。
始终把实干创业落在脚下。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员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殷切嘱托,不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坚持时代要求什么做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干什么,用细心、精心、恒心练好“绣花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不计个人功名,不耍花拳绣腿,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迎难而上、破难而行,以实干担当创造不负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灌南县委组织部 杨世栋、周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