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是我们给别人送东西,现在社区为我们送服务!”外卖小哥刘宇说。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举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区集中报到日”活动,小哥们扫码签到、领取服务卡、打卡心愿墙,体验贴心服务。
为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管理不够规范、服务保障不足、发挥作用缺平台问题,今年以来,润州区整合各领域力量,通过补齐管理短板、升级服务阵地、带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等方式,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级联动 齐抓共管
“我们来报到啦!”最近,润州区“红色朋友圈”陆续迎来“新朋友”,5家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滴滴、饿了么等企业代表前来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涉及条条块块、方方面面,关系互不隶属、层级不尽相同,必须完善统一领导,撬动多方联动,确保一个步调整体推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亮说。为进一步织密组织体系,润州区以“区级指导委—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为主轴,在区级指导委下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委,成员单位新增群团组织,充实工作力量;街道强化“大工委”轴心作用,和9个市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平台企业(分公司、办事处)联系共建,增强协同联动;社区压实兜底管理责任,确保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管理不缺位。
和平路街道润“新”家关爱联盟是活跃在润州区主城区的一抹红。“我们联盟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平台企业、爱心单位共同开展月度服务,广受小哥点赞。”街道党工委书记汤小东说。目前,这样的关爱联盟在润州区共有10个。
共享阵地 服务升级
“小孩假期正愁没人管,现在社区帮我们带,很放心!”在迎江路中心社区“蒲公英课堂”,中通快递员金央央说。
为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后顾之忧,润州区打造“三个一批”服务阵地,建成一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开放共享型阵地、一批暖“新”街区和一批暖“新”小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辐射范围,集成群团工作站、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增设62个暖“新”加油吧,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通过“收集微心愿—发放联系卡—领办微心愿”,发布“标准化+个性化”服务清单,精准对接饮水、充电、休息等9大类需求,延伸劳动维权、相亲交友、政策咨询、学习培训4大类功能,让党的温暖触手可及。
“有了绿色取餐通道,高峰期通行也方便多了!”在万达金街送餐的饿了么骑手笪奇说。在商业街区,润州区联动街区物业、爱心商户打造暖“新”街区,为小哥提供歇脚充电等服务的同时,设置专属停车区、开辟绿色取餐通道;为打破一些小区“门难进”、物业“脸难看”等堵点,创设暖“新”小区,推动社区、物业齐发力,提供楼栋指引、物品存放、包裹代送等服务,让配送“一路畅通”。
社区报到 推进共治
“我腿脚不方便,一直没去打疫苗,这次有专车接送,终于没问题了。”西津古渡社区居民刘庆成口中的“专车”,来自社区辖区网约车司机自发组建的“津”有爱网约车车队。“我们在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都报到了,跑单时也希望为居民做点事。”在网格群看到用车信息时,9名司机主动报到、免费接送社区老人接种疫苗。
街社吹哨,小哥报到。润州区创新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一对多”报到、网格员“1+N”联系机制,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到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报到,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一分子;社区网格员服务联系活跃在网格内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推动其积极参与社区巡防、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认领“随手拍”“爱心寄送”等项目。
围绕交通拥堵、乱停乱放、网络诈骗等问题,润州区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由街道或社区牵头,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相关职能部门、平台企业、街道社区开展季度议事,为城市基层治理和文明创建作贡献。
“正想找工作,小哥送来了好消息!”家住百盛家园小区的李彬开心地说。今年,在街道牵头下,百盛家园饿了么站点积极参与街道复工复产,帮助155家商户发放优惠券、宣传招工简章,累计创收35万余元、帮助47名待业居民就业。
(杜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