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南京:“宁新聚力”赋能新就业群体
发布时间:2022-10-2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南京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度集聚,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群体目前已达20万人,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南京市大力实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宁新聚力”工程,通过扩大“两个覆盖”、凝聚工作合力、落实关心关爱等举措,不断扩大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针对底数摸不清、组织体系不严密、学习管理难的问题

  扩大覆盖强根基

  市区两级全面成立行业党委;分类组建党组织;选育一支党性修养高的宣讲队伍,形成一批“站点讲师”“车队政委”

  瑞幸咖啡是中国门店数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也是一家自配送的新业态企业。今年5月,南京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指导瑞幸咖啡(南京)成立党支部,这是瑞幸咖啡在全国成立的首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邱明伟被纳入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班子成员,参与到全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中,企业品牌因此在业内和地区的知名度更高了,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为不断扩大“两个覆盖”,南京市级层面先后成立互联网、快递、外卖配送、交通运输、网络直播5个行业党委,区级层面实现互联网、外卖、交通3个行业党委全覆盖。实行“行业+属地”双线摸排,梳理5类平台企业94个、党组织24个、新就业群体党员近1300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平台接单人员入职信息登记和审核,实时更新在岗党员身份信息,形成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开发“外卖信息智慧管理平台”,科技赋能11家外卖配送平台、626个站点,精准管理服务2.4万名骑手与438名党员。

  如何持续推动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南京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灵活动态的党组织组建模式,推动汇通达、中通快递、满运科技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结合企业坐标、党员分布等,合理依托重点平台、经营网点、运输线路等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指导途牛党委成立网络主播党支部,直播间党员主播占比40%;在楼宇商圈、街道社区实施党组织区域性联建。

  今年7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专题调研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出“要注重思想引领,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南京市紧扣群体需求,开设“云端直播间”“云端论坛”,拍摄通俗易懂的微党课,向新就业群体推送。鼓励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渡江胜利纪念馆、“红领汇杰”楼宇空间等全市78个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如今已成了新就业群体学习打卡必到地。

  大数据不仅让掌握情况更加动态实时,还进一步激发党员教育的新活力。南京市从新就业群体党员中选育一支党性修养高的宣讲队伍,形成一批“站点讲师”“车队政委”,将政策宣传融入晨会例会、日常交流中,借助身边人的言传身教、优秀事迹引起共鸣。结合生产工作需要,围绕“新时代、新思想、新业态、新技术”主题,面向新就业群体党员定制教学计划,涵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规范等多方面课程。

  针对资源投放不精准、协同配合不高效的问题

  齐抓共管聚合力

  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的“1+5+N”工作体系;汇集各方力量开展“七个一”行动;建立健全常态调研、清单推进等机制

  新就业群体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分布在各部门各单位,握指成拳,方能有力推进。南京市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相关行业党委专门抓、街道社区兜底抓的“1+5+N”工作体系,以市委两新工委为中心,集合五大行业党委,联动各区委两新工委、相关区级行业党委、市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等,及时组建专班,专项推进工作。

  为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合力,由市委两新工委牵头,成立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汇集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16家单位力量,集中开展抓好一批试点、育好一支队伍、树好一批品牌等“七个一”行动,实施驿站建设、职业认证、健康体检等10个关心关爱重点项目。

  市委两新工委指导相关行业细化工作方案,积极打造外卖配送“食安放新”、网约车“向新而行”、快递“宁驿先蜂”等党建品牌,带动各相关行业整体推进。积极构建综合性党组织引领带动、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平台支撑、街道社区兜底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属地与行业共同发力。新街口商圈组建党建工作联盟,有效吸纳88家驻地单位和210家两新组织党组织,辐射3600多名党员和数万名新就业群体。

  怎样才能确保压实责任、强化保障?南京各级组织部门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纳入基层党建总体布局,建立健全常态调研、清单推进、定期调度、督查会办等机制,将责任压力一贯到底。同时,完善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党费支持力度,支持各区和快递、外卖配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在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上,我很荣幸作为党员代表发出倡议。会后,看到市外卖配送行业制定的工作方案,很多内容是为我们解难纾困,看得出来,党组织对我们这个群体十分重视。”党员外卖员许瑞锡说。

  针对工作强度大、权益保障弱的问题

  关心关爱落实处

  分类推进“宁小蜂驿站”建设,已建成4类共837个驿站;项目化推进各类服务;开设“专业委培班”,打通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通道

  新街口商圈停车难一直是困扰附近外卖员的难题。“以前我们停个车距离很远,稍微越线,就会被管理人员驱赶,甚至将电动车拖走。现在有了专属停车区,取餐送餐距离短了,方便多了。”在“宁小蜂驿站”秦淮爱心驿站,党员外卖员小易把电动车停在充电柜旁,倒上一杯热茶,惬意地享受休息时间。

  新就业群体整体工作强度大,大多和时间赛跑,要么“在路上”,要么“在云上”,关心关爱如何落实到位?南京市分类推进“宁小蜂驿站”建设,从选址布局到功能设计再到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在重点商圈、商贸综合体新建A类驿站;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B类驿站;优化现有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建设C类驿站;在移动、电信等营业网点开辟专门区域建设D类驿站。按照“8+X”的思路,提供避暑取暖、饮水热饭、手机充电等8类基本服务和换电、应急维修等特色服务。目前,已建成4类驿站共837个。

  为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南京市多部门牵头,以项目化推进各类关心关爱服务,开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救助直通车和法律维权“绿色通道”;举办向新就业群体“夏季送清凉”活动;将关心关爱向新就业群体家庭延伸,提供子女托管、夏令营等生活服务,让新就业群体生活放心、工作安心。

  平台企业关怀新就业群体的各类举措纷纷亮相。“我们发布了司机关怀升级‘蒲苇计划’,通过优化司机服务规则、司机荣誉保障体系再完善等多项举措,为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推出专享优惠话费套餐,上线特惠洗车、特惠充电服务,与星标餐饮商户合作,提供平价管饱套餐,还有误工保险,有效帮助司机降低运营成本。”T3出行党委副书记李贞说。

  新就业群体普遍晋升空间窄、发展方向少,“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南京市将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作为一项重大课题,通过理论考试、实操竞技的方式,举办全市首届网约配送员技能竞赛,对胜出的选手进行职业资格等级认证,首批认证初级工33名。江宁区积极探索构建网约车司机职业发展激励体系,发挥属地院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开设汽车维修、运营管理等“专业委培班”,不断打通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通道。

  针对作用发挥不足、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

  搭建平台促担当

  引导新就业群体兼职网格“大支部”委员;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组建“急先锋”党员服务队,提升平急转换处置能力

  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遍布城乡,既是治理对象,也是治理力量,但就目前来看,新就业群体作用发挥还不充足、参与渠道不够通畅。为此,南京市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新就业群体兼职网格“大支部”委员,在政策宣传、食品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当好网格员、宣传员、监督员等,发挥他们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在“宁小蜂驿站”玄武区常发广场站,几名快递小哥正在用积分兑换雨衣、饮料等物品。“我们号召新就业群体参与跑腿代办、文明劝导、隐患上报等服务,达到一定积分可兑换食品餐券、图书报刊、车辆维修等,并在每年底开展评先评优,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驿站站长朱德佳说。据了解,南京市建立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深入探索“积分排名”等方式,利用积分兑换技能培训、子女暑托、车辆维修等服务,不断推动共治共享共建成效最大化、最优化。

  此外,南京市鼓励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小区、楼栋党组织结对,组建“急先锋”党员服务队,提升平急转换处置能力,平时为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孤寡老人提供跑腿买药、紧急送医等服务,“急时”承担疫情防控、抢险救灾、货物运输、送考护考等任务。

  在疫情防控中,T3出行公司党委积极组建党员抗疫志愿行动车队,队长刘岩每天都密切关注微信群里的需求,并做到第一时间响应,以身作则带领车队成员辛勤工作。在南京,像刘岩这样的党员“螺丝钉”还有很多,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货车司机贺升军、主动为医务工作者免单的网约车司机庄小平、为社区居民开辟新鲜食品采购专线的志愿者王海岗等,他们树起了南京市新就业群体党员标杆。

  凝聚发展共识、汇聚攻坚合力、积聚治理势能,南京市通过不断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让新就业群体找到了“家”的归属感,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增添了“新”动能。

  (宁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