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如东:党建链“跑” 为健康筑基
发布时间:2022-11-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在江苏省如东县健身器材展览展示中心,杠铃、健身球、动感单车……百余家企业的产品琳琅满目,种类达到2000余类,畅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些年来,如东县探索健身器材产业链党建项目,发挥“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组织优势,通过组织联建“固链”、先锋示范“强链”、创新助力“补链”、发展互促“活链”,全方面推动健身器材产业高速运转、马力全开。

  组织联建“固链”

  按照“产业归口、地域相邻、便于活动”的原则,如东县组建全省首个健身器材产业链联合党总支,按照“8+1+1”架构设置下属党支部,即8家单独建立支部的企业党支部、1家工业设计中心党支部,以及1家健身器材产业园联合党支部托底未达到建立支部条件的健身器材企业。着眼于联合党总支规范稳定运行,制定联合党总支运行规则,建立健全轮值商事、专题研讨、双向评估等6项制度,探索党建共抓、活动共办、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品牌共创的联动模式,有效保障联合党总支作用发挥。

  “我们组建健身器材产业链联合党总支的核心,就是以党建链串起健身器材产业链,把产业上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用党建力量缔结产业发展共同体。”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黄永祥说。

  先锋示范“强链”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困扰,不少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进出受到影响,产业链联合党总支及时组建党员先锋队,成立物流专班,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全程参与和监督物料装卸,为近160家企业完成报备、审批、护送服务3550余次,有力保证了防疫和生产经营两不误。

  先锋力量聚链上,产业加速“跑”起来。联合党总支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的理念,聚焦产业前沿,创新实施“骨干培养工程”“技能提升工程”,主动与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对接,通过专家送教、校企合作、产学研共建,为企业党员骨干“充电赋能”,帮助链上企业打造一支懂党建会管理的“红领队伍”。开展“合力攻坚、岗位建功”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企业党员亮牌上岗,在管理生产一线开展“比技术、比业绩、比贡献”三比竞赛活动,评选“管理之星”“党务之星”“敬业之星”等,示范带动链上企业职工立足岗位、创新争优,共同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助力“补链”

  走进宝鹏科技公司生产车间,一款新型哑铃片正在打包、装箱,四四方方的外观打破了哑铃片常规的圆形造型,十分新颖。“研发之初,公司在铃片成型工艺中遇到难题,联合党总支及时协调专家现场指导,顺利攻关技术难题,目前,这项工艺已成功申请发明专利。”宝鹏科技党支部书记宗国兵介绍。

  针对健身器材产业企业管理松散、产品竞争力不足等短板,联合党总支立足上海1小时经济圈的区域优势,与上海电机学院开展合作,建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健身器材技术研发基地,专门为健身器材产业提供技术攻关、创新指导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依托研发基地,成立健身器材产业“专家智库”,开展产品设计创新交流会,组织企业高管参加高级研修班,牵头企业与工作室合作,有力提升产业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如东健身器材产业先后研发新产品206项,申请发明专利21件,申请实用型发明专利59件,“华亮踏步机”“东力新型哑铃”等一大批引领健身消费新潮流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不断推动如东健身器材产业向智能化、时尚化、品牌化跨越。

  发展互促“活链”

  “去年铁人健身俱乐部需要布展几个健身房,尤力公司独立接下订单,联系尤莱、华亮、天力、海清等企业,一次性抱团完成整个订单,原本需要联系多家企业单独购买的产品,现在只要找任何一家都可以全部采购到位。”“助链”第一书记孙朝阳介绍产业链抱团发展的优势。

  产业链联合党总支发挥集群强链功能,引导健身器材产业协同发展,组织链上企业签订共建协约,通过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技术互用、优势互补,做到“订单一家接,产品大家做”,让企业从价格战的泥潭中走出来。针对疫情给健身器材线下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党建指导员“问题帮办、助链发展”行动,按照“党建业务熟、工作有经验、管理有水平”标准,选派“助链”第一书记,帮助产业整合资源,打造健身器材电子商务直播中心,开辟“第一书记直播间”,打通健身器材“云上销路”。开播以来,健身器材网络直播销售营业额近1.7亿元。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项目,让红色动能在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释放、奔涌,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忠说。

  (吉龙玉 徐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