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认领示范田后,整天扎在田间地头,天不亮就到集市卖菜。”近日,江苏省灌云县张宝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文道望着村集体流转的500多亩韭菜地,高兴地盘算着:“几茬韭菜收下来,村集体收入有望超过400万元,再也不用为没钱办事发愁了。”
近些年来,灌云县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工程,以土地规模流转、村集体经营为抓手,推动村党支部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让“小田”变“大田”,村集体自主经营,向土地要产出、以规模增效益,蹚出村集体创业增收路。截至目前,全县规模流转经营土地10万亩,带动村集体增收5000多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
为更好解决群众流转土地有顾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灌云县用算细账的方式动员党员群众,并组建“创业能手”讲师团,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挑大梁,认领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田,签订保产量责任承诺书,带头示范流转。镇党委创办联合社,村党支部创办股份经济合作社,带领村民流转土地组团发展。
积极推进“党建+金融”模式,每年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村集体发展经营性项目、壮大产业链项目。整合上级扶持资金,设立产业扶持引导资金,免息使用,为集体项目发展解难助力。分批组织百名村社党组织书记到基层金融网点挂职,设立“富民兴村贷”,发放贷款,带动村集体新上农创项目170多个。
通过组织共建、产业共兴、服务共享,目前,灌云县打造出西部岗岭绿色种植、东部沿海水产养殖、中部平原稻麦种植、北部市郊藕虾混养、南部豆丹特色养殖五大党建产业联盟示范带,涌现出一大批“种粮书记”“卖菜村官”。村民们称赞道:“既有土地流转保底收入、合作社收益分红,又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获酬,日子越过越红火。”
(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