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改造后的社区食堂正式投入使用。上午11点多,这里饭菜飘香、座无虚席,里面还设置了“文昌铺子”,摆满了新鲜蔬果,价格十分实惠,深受居民欢迎。“原有的中心厨房由于场地限制,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用餐需求。改造后的这个食堂有400平方米、可容纳120人同时就餐,且对环境、菜品、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介绍。
该社区食堂改造,只是广陵区今年“民微善治”工程项目实施的一个生动缩影。继去年在全市率先推行村(社区)党组织集中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实施322个为民服务项目、惠及群众超2万人次,今年起,广陵决定由区级层面统筹2000万元资金,在全市率先试点,聚焦“提升治理水平、维护安全稳定、改善居住环境、健全文体功能、居民互助关爱”5个方面,大力实施“民微善治”工程。
“以基层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党组织为民服务模式,今年首次明确将工程类项目和服务类项目纳入党建专项资金使用范畴,我们以63个社区为主体先行先试实施‘民微善治’工程,创新推动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小微’惠民项目落实落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广陵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顾冬介绍。
这些“民微善治”工程项目具体分为工程类和服务类。其中,工程类项目主要推进社区环境优化、社区文体功能完善、社区便民设施和公共设施维护提升,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修缮、拆除,以及设备安装工程等;服务类项目主要包括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居民文体活动、民生咨询服务、各类技能培训和居民关爱活动等,以及服务活动中涉及群众所需的公共物资购买等。
为充分满足群众心愿,各社区党组织将“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居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驻社区单位、辖区企业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持续征集项目建议,充分保障居民群众的提议权、评议权和监督权。顾冬表示,今年全区共计将实施491个“民微善治”工程项目,“通过实施‘小而精’的‘民微善治’工程项目,快速解决一批居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呀!社区的‘民生红茶馆’空调都已经安装好啦,马上就能用起来了,以后大事小事,咱们就来这里‘有事好商量’!”近日,汶河街道树人苑社区的“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民生红茶馆”施工进度备受居民关注。“‘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是通过‘居民提、居民议、居民定、居民评’来明确的,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实事办进居民心坎里。”树人苑社区党委副书记徐茜表示。
原来,树人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地理环境限制,没有专门的居民议事空间,但老旧小区改造的细节、电动车充电安全等不少事项牵动着居民的心。今年在征求“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意见时,不少居民提出要打造一个专门的议事空间,大家出谋划策,决定将石塔桥南附近约40平方米的闲置用房,打造成调解矛盾、化解风险、网格巡查、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居民民主协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加社区邻里间的熟悉度。
除此之外,考虑到树人苑社区内多个居民小区为无物业管理小区,无人员管理,“‘苑’你平安”应急管理项目也被众多居民提议纳入“民微善治”工程项目。徐茜介绍:“其实去年社区就已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该应急管理项目,帮助居民解决各类突发应急难题。特别是去年下大雪,有了该项目,咱们社区‘一夜雪无’,居民们纷纷点赞。今年,该应急管理项目继续得到众多居民的支持,被纳入‘民微善治’工程,我们有信心把这一项目打造成真正的‘口碑工程’。”
为了让“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更快落地、更快见效,广陵区根据资金预算将项目分设为“ABC”三档,明确C档项目(3万元以下)社区审定、B档项目(3万—5万元)街道审定、A档项目(5万—10万元)区级联审后按照工程规范管理办法执行。其间,广陵区通过建立“民微合伙人”招募机制,建强“民微调查员、民微观察员、民微体验员”3支队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积极性,构建多方联动、广泛参与、全程监管的项目运行机制。
“通过分层分级赋能、上下联动推进,有效缩短层层申报、层层审批的时间。”顾冬介绍,截至目前,491个“民微善治”工程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居民身边的一个个“微变化”,汇聚起了民生“大幸福”。
(广组萱 张晨 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