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偶然得知上海宝山某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有拓展苏北市场的意向,于是第一时间通过‘建言献策’平台,将信息反馈给了家乡的相关部门。”宝应县的流动党员朱洪文介绍,他积极往返沪扬两地牵线搭桥,经流动党员党支部协调支持,宝应县小官庄镇近日成功在上海举办了招商推介会,与企业就相关产业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朱洪文感慨:“以前总觉得‘流动’是单向的,现在才知道,流动党员可以成为推动两地发展的‘双向桥梁’。”
近年来,宝应县积极探索,持续深化“四微两常”机制,创新构建“六平台双服务”工作体系,全方位为流动党员提供支持与服务,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为基层党建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宝应县创新搭建回村任职、“双招双引”、返乡创业、互助发展、建言献策、两地共建“六个干事平台”,激活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的内生动力。宝应县的建言献策平台,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收集到60余条涵盖产业升级、乡村建设等领域的“金点子”。136名流动党员主动化身家乡的“招商大使”,通过“双招双引”平台等提供了32条有效招商信息。返乡创业平台则释放政策红利,陆续推出税收优惠、场地补贴等“政策包”,吸引了更多流动党员投身家乡创业。互助发展平台让异地流动党员拧成一股绳,在上海、南京、扬州等地的流动党员积极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主动打破地域的界限,共享资源,共同解决各自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针对流动党员“两头跑”“两不管”的难题,宝应县探索“组织共建+服务共享”模式,搭建两地共建平台,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联合党支部,实现党员教育管理“无缝衔接”,让流动党员“两地生根”。同时,依托驻外商会建立结对联系机制,推行“双向服务促进机制”,为流动党员提供健康体检、子女入学等“菜单式”服务,也鼓励他们积极在流入地参与志愿服务,为流入地发展贡献力量。“双向服务是双向赋能,而不是单向输出。”宝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县流动党员党组织已开展26场次公益服务,累计解决流动党员及其家属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真正实现了“党员有需求、组织有回应”。
宝应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流动党员“向心力”,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迈向“多元共治”,实现“党员流动”与“发展共促”的同频共振。未来,宝应县还将继续以“六平台双服务”为支点,激活更多流动党员“红色动能”,让“流动”成为县域发展的“留量”密码。
(宝组宣 小官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