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扬州:实时“吹哨”快速办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以往,村里常常为报表头疼、为开会犯愁,现在监测点一反映,表格合并了、会议减少了,大家能腾出手来帮老百姓办实事、解矛盾。”近日,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新杨村党总支书记李慧兴奋地说起工作上的变化。

这个变化,源自扬州近年来创新推出的基层减负监测点制度——把监督“探头”架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最前沿,通过自下而上的实时“吹哨”,推动部门自上而下精准减负,真正把不该背的包袱卸下来。

把监测点作为推进基层减负的“前哨”,全市8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基层减负监测点,与62名市级驻村“第一书记”担任的基层减负观察员实时联动,形成“基层点单—监测点上报—市级督办—观察员验单”的闭环运行。监测点即时收集汇总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反映的关于收文、参会、迎检、填表等方面问题,市级督办后,观察员则带着“问题清单”蹲点检验整治成效。

“点”上反映的便利,源自数字赋能。在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的20个网格“吹哨”点上,群众、网格员通过“吹哨二维码”即可上传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诉求,直达市减负办。与此同时,扬州市依托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扬州发布”APP(微信公众号)和市政府门户网站问题线索征集平台等,形成问题线索搜集矩阵,确保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

监测点的威力,更在于以点带面。针对监测点上反映的问题,扬州市坚持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责共担,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以高位推动实现靶向根治。创新推出社会事务“进医院”专项整治、政务公众号“瘦身提质”行动、全面取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带班值班要求、基层证明“掌上开”、低保特困救助“一张表”、为新就业群体减负赋能若干措施等多项“小切口”特色举措,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监测点让基层声音直达决策层,倒逼职能部门刀刃向内。”扬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扬州市将把基层监测点与“政事面对面”融媒体问政栏目深度嫁接,对典型案例公开晾晒、跟踪问效,让减负成效真正“让群众有感、让干部叫好”。

(扬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