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村村抱团。按照地域相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探索实施邻村抱团、多村抱团、跨镇区域抱团三种村级抱团模式,通过联合经营、合作共建等方式,开展强村弱村结对共建行动,为20个经济薄弱村达成共建协议78项、实施共富项目42个,新增村集体收入956万元。
二是村企组团。由组织部门、农业农村局牵头,搭建经济薄弱村与5家市属国有企业联建平台,重点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物业抱团项目,实现稳定可持续收益317万元。
三是银地抱团。选派6名农商行业务骨干组建乡村振兴金融镇长团,列席乡镇领导班子会议,为产业抱团项目提供融资贷款、风险评估等保障支持,为村办企业发放小额贷款近2000万元。推动全市3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联系,建强农产品产销链。
四是政策成团。用好用足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政策,探索把各村的建设用地集中连片盘活,累计用地整合协调42亩,用于保障村级抱团物业项目。建立市领导联系、第一书记驻村、机关单位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持续为项目建设提质赋能。
五是干部团结。兑现收益分红,拿出100余万元作为25个村集体增收激励奖金。新提拔7名实绩优、群众公认度高的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进事业编,基层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