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功能区改革是扛起使命担当的战略之举、加快脱胎换骨的关键之招、实现争先进位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将功能区党建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聚焦功能区“一体化、融合化”发展理念,立足“一区两街”崭新发展模式,通过深化组织联建、人才联育、干部联培,实现功能区要素深度耦合增效、服务效能持续优化、产业协同能级提质,打造党建引领下具有标杆示范效应的全域联动融合发展新样板。
聚焦组织联建,
绘就区域发展“同心圆”
从摘牌落地到投产,禾润电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简称禾润电力)仅用18个月,刷新了功能区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的效率纪录。“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功能区组建服务专班,园区靠前服务,为我们的项目建成即投产,抢抓全球新能源市场窗口赢得宝贵时间。”禾润电力相关负责人说道。同时,功能区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党建“红链赋能”行动,以“东链惠擎”链企直通产才共建活动,为链上企业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功能区织密“机关+园区+社区”党建联动“一张网”,强化组织联建,推动产业规划、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实现深度衔接,筑牢融合发展根基。机关+园区联动:“链企直通站”解难题。在链上龙头企业设立“链企直通站”,推行“一站一网格”精细化机制,整合人社、工信、税务等部门惠企资源,组建“红链帮帮团”驻点下沉,精准匹配政策,帮助企业解决5类共性问题与20余项个性难题。链企“惠”客厅、“数智赋能·惠企e路通”、“堰企汇聚”等服务活动累计开展30余场,服务覆盖企业超100家,联合惠开大数据开通3条智能小巴专线,串联重点园区产业集群并接驳堰桥地铁站,改善职工通勤条件。
园区+园区协同:产业链党委破壁垒。提质升级生命健康、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5个产业链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串联7个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人才、科研、技术、平台等关键资源高效整合,构建“产业链党委引领+产业园区联动+关键资源聚合”的协同发展格局。创新成立“YI企聘”联盟,举办“互联互通、融合发展”供需对接会、“荟材智链”座谈会,畅通园区信息共享渠道,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有效缓解企业“引才难”“对接散”问题。
园区+社区融合:党建联盟促共振。联合社区打造“1+2+N”服务体系,成立“红帆·聚能环”党建联盟,将辖区软件园、数字园及重点企业纳入共建体系,通过“阵地共享、活动共办、项目共推”机制,实现党建资源要素的精准对接。依托惠山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社区拓展“月悦同行”服务场景,围绕四季主题开展政策宣讲、健康服务、技能培训、创业辅导等活动10余场,以精细化服务助推“园区发展”与“社区宜居”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聚焦人才联育,
激活产业创新“强引擎”
立足“长三角协同创新核心区”,功能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未来香港”创科大赛先进制造和环保能源赛道决赛成功举办,新型人才孵化平台“苏港科技青年之家”成功落户。“这是‘以赛选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的又一次新实践,我们通过聚焦人才联育,联动京津冀、大湾区、西三角等重点区域,构建起功能区科技协同、人才互通、产业融合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功能区人才工作负责人表示。
以“人才引领、科创驱动”为战略锚点,功能区构建起“政策+平台+赛事+服务”的全链条人才支撑体系,打造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汇聚38位中外院士、49名国家级人才、189名省级人才,“院士经济走廊”成为区域创新的“金字招牌”。
政策支持展现“引才诚意”。更新发布“智聚惠开”人才计划,以政策“精准滴灌”提升“聚才强能”实效,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通过“三清单一机制”统筹各级人才项目申报,链动“红色特派员”提供全流程服务,上半年开展线上会议交流和线下集中办公超40次,全面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召开人才工作启航会,组建工作专班,依托多平台前瞻布局海内外引才,形成人才梯度格局。
平台搭建绽放“逐梦之光”。打好“创新组合拳”,携手研究院搭建“助才直通车”,设立“党员科创先锋岗”推动科研转化与人才引育;新建惠山经开区(西三角经济区)科创人才飞地,持续推进与瀚海集团、武汉飞地等合作,创新构建“大赛引才+基金赋能+飞地孵化生态”;赴西安、长沙等地开展科创人才对接交流活动,举办“惠·鹏飞”科技人才创赛武汉城市赛,推动锂云科技团队登陆央视《赢在AI+》,让人才活动品牌越擦越亮。
服务保障彰显“惠开温度”。通过探索人才发展基金使用新路径,发挥“人才+金融”耦合效应,为项目“落地开花”保驾护航;依托园区载体、平台机构、党建阵地等多渠道开展创业分享、行业讨论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人才项目向上发展;构建“30分钟人才社区生态圈”,解决人才住房等“关键小事”;举办人才羽毛球比赛、“才聚七夕 荷你相‘惠’”等人才活动,让人才“落地惠山”,更要“扎根惠山”。
聚焦干部联培,
锻造实干担当“生力军”
从焕新“闲置厂房”,实现生产“扩规模”到提升“亩产效益”,再到选址“再投资”,总投资10亿元的光伏智能设备项目在堰桥街道的土地上“生根拔节”,这是无锡展照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展照精密)与功能区政企协同双向奔赴的具象化体现。“得益于功能区招商、发改、建设等部门干部的高效服务,我们的新项目与新地块‘看对眼’,满足了企业扩产的迫切需求,再次感受到了‘惠开速度’。”展照精密相关负责人感慨。
全流程优服务、全心意促发展,是功能区干部队伍的必修课。功能区坚持“党建引领+队伍提升”双轮驱动区域融合发展,系统搭建“理论联学、实践联训、作风联抓”全周期培养体系,出台《惠山经开区功能区年轻干部培养“青蓝攀新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助推年轻干部筑牢思想根基、精进业务水平、淬炼实战能力,为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国家级经开区”奋斗目标打造“生力军”。
理论联学筑基,锻造多元专业梯队。启动功能区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采用理论学习、拓展教学、实践调研“三阶段递进式”培养模式,嵌入“红色讲堂”等党建教学模块,储备政治过硬、专业精深的干部尖兵;围绕政策理论、产业前沿、治理创新等核心领域,通过“思辨+分享+实操”多元形式,开展思辨争霸赛、百晓分享荟、惠开微讲堂等特色学习交流活动15场,覆盖800余人次,推动干部跨领域知识储备升级。
实践联训提能,加速复合人才成长。以功能区干部双向交流制度为保障,有序组织22名干部跨部门交流轮岗,推动11名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吃紧岗位”“重点一线”扛旗攻坚,补短提质;深化“链启未来·菁才研习社”实践品牌,建立“策划+研讨+服务+管理”培养机制,引领年轻干部深入产业一线“沉浸式”学习,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成长倍增效应;深入上海、苏州等前沿阵地学经验、拓思路、促发展,以“时代青年说”“惠企直通车”等活动为契机,强化“实训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作风联抓护航,激活干事创业动能。通过制度约束与激励赋能双轮驱动,健全干部考核联动机制,构建干部培养“攀登印记”成长档案,实施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深化结果运用;强化作风监督,依托功能区干部监督协商会议机制,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廉政党课+案例剖析”等融合模式强化廉政教育,覆盖干部120余人,实施“惠心暖新”关爱保障,运用“三项机制”鼓励干部大胆探索,以优良作风护航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惠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