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作为低空经济政策先行、场景探索活跃的城市,近年来,宜兴市抢抓低空空域改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窗口期,将低空经济作为“3+3+N”现代产业集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布局。近日,宜兴市低空产业发展合作创新大会成功召开,全力开启党建互动、科创互联、场景互通全新生态,一幅以空域资源为纽带、产业生态为骨架的低空经济发展图景正加速铺展。能够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先发优势,离不开宜兴市围绕产业链党建揭榜挂帅项目开展集中解题活动,通过打通年度项目攻坚、难点技术等关键堵点,充分激活“红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今年以来,宜兴市以《无锡市“红链赋能”深化行动三年规划》为指引,深化产业链(集群)党建“益企惠企、聚力赋能”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党建机制、协作载体和核心品牌,着力提升产业链党建竞争力,持续推动党建链、服务链、品牌链、人才链、创新链“五链融合”。以揭榜挂帅攻坚项目为抓手,以小切口牵引全产业,精选品牌升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6类23个“揭榜挂帅”攻坚项目,分领域确定4位市级领导、19名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领题牵头、研究推进,健全年初立项、定期调度、年底展示“闭环”工作机制,加快成效落地转化。
织密链上组织机制
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联动”
宜兴培育巩固节能环保、电线电缆、紫砂陶、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酒店民宿、亚麻纺织、耐火材料、稻米、机电、富硒等12个产业链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着力打造红链攻坚项目、红锋服务矩阵、红阳惠企直通车、红圈兴业党群阵地四类赋能载体,实施产业链党建“揭榜挂帅”攻坚项目,实现“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发展。
耐火材料产业链建立链上议事、链上吹哨、链上共建三项机制,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行动,为链上企业提供“1对1”登记帮代办服务20余次,办理各类事项160余个。万石镇机电产业链打造链上“红色管家团”,组建16支“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工作组,选配党员骨干组建“万事通·益企”先锋小分队,协调解决困难20余个。
优化红链服务供给
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
市级机关部门分类组建“红色管家团”,组团实施党建指导、政策辅导、红色代办等服务。针对上市后备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类组织“百医进百企”健康护企先锋行、“产业链+法律服务”“产业链+知识产权”“产业链+标准检测”“产业链+跨境电商”惠企直通车专场活动,提升服务效能。
电线电缆产业链优化完善龙头领衔协作链、一企一策金融链、党员联企服务链、组团攻坚责任链、共建共享阵地链“五链凝‘芯’”工作机制,升级“小林e企帮”政务服务品牌,牵头开展技改政策解读、金融惠企、企业出海等活动11场,协助链上重点企业获批2025年第一批国债、贴息贷款10.4亿元。
打造品牌辐射中心
从“分散发展”转向“中心集成”
今年以来,节能环保产业链组织环保企业参展第26届中国(上海)环博会、第19届中韩环保企业技术合作交流会、2025俄罗斯国际水处理展览会,对接前沿产品技术,积极拓展外贸订单,推动会员企业与丹麦、印度、挪威等海外企业签订超过2000万美元销售订单。
宜兴市各产业链充分利用“出海”综合服务平台,组织链上企业抱团出海,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平台,开展跨境参展培训、“贸促服务助企行”和企业“出海”资源分享交流会等活动20余场,开辟更多国际贸易机会和市场渠道,不断擦亮宜兴外贸品牌。积极对接无锡市四大创新中心,开展“招商引资服务月”主题实践,在链上设置红链招引先锋小组,组织实施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人才招商,实行重点项目清单式推进、闭环式调度,开展沟通对接60余次、外出实地调研近40次,已有项目信息超160个,充分畅通产业源头活水。
构建融合创新平台
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攻坚”
人才是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生命健康产业链以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为支点,聘请14位两院院士为科学顾问,引进来自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院士教授团队14个,成功助力8家企业顺利落地。紫砂陶产业链成立6个技术攻坚先锋队,吸纳50多家企业院所联合攻坚,聚力突破生物陶瓷髋关节、IGBT用高导热氮化铝覆铜板、耐磨陶瓷轴承球等6个“卡脖子”技术,促成产学研合作26项,推动12项技术落地投产。
科技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双翼,宜兴市以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商会等为依托,构建上下游高效贯通、大中小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积极帮助企业链接人才创新资源,打造创新联合体6个,在链上成立难点技术攻坚先锋队22支,助力化解材料研发、系统升级等难题70余项。
产业链上党旗红,党建赋能促发展。宜兴市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鼓足干劲、加压奋进,汇涓滴之流、涌浩荡春潮,合力唱响营商环境量变、科技创新裂变、产业生态质变的嘹亮凯歌。
(宜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