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服务凝聚难的新时代党建课题,连云港市连云区创新打造“观骑畅行”品牌,构建观需、观护、观治、观联四维服务体系,推动新就业群体个人发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观需——打造精准服务链,从“跑腿小哥”到“自家亲人”
“我们不再是马路上的过客,有了自己的家。”外卖骑手王师傅在云山街道星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电时感慨。该站点配备微波炉、急救药箱等设施,设有休息室和暖“新”服务角。
连云区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优化站点布局,在20个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枢纽站点,推出4类25项高频服务清单。通过“小哥议事日”收集微心愿,发动党员、志愿者和企业认领。针对子女“看护难”,试点开设“四点半课堂”和公益暑托班,累计服务80余人次。
观护——守牢权益保障链,从“权益洼地”到“保障高地”
“多亏驿站的‘法律明白人’,帮我解决了劳务纠纷。”快递员小张为云山街道云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驻点咨询岗点赞。
针对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模糊、工伤理赔难等问题,连云区创新推出“七色花”权益保障指南,覆盖司法援助等七大领域。推动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司法、人社部门设立劳动保障援助驿站,实现纠纷“当日受理、当日调解”。快速介入恶意欠薪,定期普法宣讲……多举措提升新就业群体维权能力。
观治——强化治理赋能链,从“服务对象”到“治理伙伴”
“昨天送餐时发现消防通道被堵,随手一拍上传,今天问题就解决了。”“红骑观察员”美团骑手小刘感叹道。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组建“红骑观察员”队伍,建立“发现问题—社区接单—部门处置—积分奖励”闭环机制,引导216名骑手“随手拍”上报问题,处理率超95%。试点“骑手治理积分存折”,凭积分兑换实用物品。将32名优秀骑手纳入后备干部库,推选2名外卖员成为社区工作者,实现从“参与者”向“主导者”的转变。
观联——推进生态共建链,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
“社区和共建商家不仅关心温饱,还提供技能培训。”90后快递小哥小陈每周都参加社区培训课。
连云区以党组织为引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力量,构建“一刻钟响应、多业态集成”服务生态。联合60余家爱心企业组建暖“新”联盟,推出“小哥专属折扣”“健康绿色通道”等,提供折扣优惠及20余项免费服务,惠及10000余人次。借青年夜校、社区合伙人等开办兴趣班,节庆期间组织慰问,持续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
暖“新”服务永远在路上。连云区深化“观骑畅行”党建品牌,构建起组织全覆盖、服务全方位、治理全参与的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格局,让新就业群体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共享者,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徐林 张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