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走进江苏各大开发区、产业园区,无论是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处处充满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
园区是承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江苏各地在“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条措施”指引下,着眼于激发开发园区干部干事创业动能,聚焦管理体制、能力锻造、考核激励、关心关爱等关键因素,打出“组合拳”进一步增强园区干部队伍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全力为挑大梁提供坚强支撑。
淬炼实战硬核本领
“轰隆隆……”6月20日,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百亿项目——立讯精密声学电子产品及汽车零部件项目首台设备正式启动,正式进入全面投产倒计时。
指挥板房内,每周雷打不动的项目现场推进会紧张进行。“项目推进过程中,干部的现实表现如何?具体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一旁,相城区委组织部的观察员列席项目推进会,仔细听取工作情况,认真记录干部表现。会后实地走访项目现场,与项目负责干部进行交谈,通过看实例、听评价,找准干部的能力短板和工作弱项,明晰干部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聚焦开发园区这个经济建设主战场,相城区将提升干部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作为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依托产业教学图谱,围绕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等重点产业,组织专题培训16场,精准覆盖关键岗位干部1350人次。打造“分组研讨+实地调研+揭榜攻坚”的实战式提能场景,将业务骨干安排到项目招引、建设管理、企业服务等攻坚一线压担培养,推动干部在比学赶超中磨砺硬核本领、实现能力跃升。
一线是最好的课堂,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紧扣“6+2+X”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与干部能力短板,创新构建“课堂输入+实战输出”专业化培育体系,着力提升干部前沿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强化全球思维。围绕境外上市、政策法规、投资备案、跨境金融等前沿主题,打磨系列特色精品课程15个,引入“案例推演+实景模拟”沉浸式教学,推动干部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把握企业个性化诉求。
突出能者上优者奖
在金拱门中国研发总部项目招引过程中,为项目最终落地抢得先机;带领团队全程跟进鼓楼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等项目,全力保障按序时进度推进……去年年底,南京徐庄高新区管委会一名招商干部因实绩突出,被提拔为招商局副局长。
去年以来,南京统筹职级职数向工作成效显著的园区倾斜,重点考虑在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干部。同时,鼓励年轻干部到园区干事创业,对实绩突出的园区企事业身份干部,优先调任为园区公务员。
在新一轮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中,各开发区突出能者上、优者奖,重点围绕加大园区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和畅通发展通道,支持园区对担当作为、成效显著的干部用当其时、奖当其时,立起鲜明实干实绩导向。
阜宁县赋予开发区“点将权”和“首选权”,将全县范围内懂经济、会招商的专业型干部,提拔重用时优先安排到开发区任职,动态保持一批35周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在各类评选、评奖、评优上,首先考虑开发区干部,加大名额分配比例。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建立招商干部“六维评价图”,采取“家家到”、定点考察等方式,对其适岗情况、招商实绩等方面进行具体了解,对表现优异者大胆使用、对状态不佳者动态调整,大力培强招商队伍。
点燃发展强劲“引擎”
“现在在开发区,没有‘一岗定终身’的思维定势,一切靠能力和实绩说话。”在上海某防伪标签项目的座谈现场,涟水开发区招商三局吴泽本正在与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最后的洽谈,并成功签约。这是吴泽本来到开发区后签约的第3个项目,也是正式担任招商局局长后的首个项目。
推进人事改革,涟水开发区打破身份职级限制,打造专业化招商团队,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的“六能”机制,对表现优异人员及时提拔重用,对不适宜担任现职人员通过转岗等方式予以调整。截至目前,先后有10名同志因实绩突出被提拔重用,5名同志因履职不力被调整岗位。
放眼江苏,一些开发园区积极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南京建邺高新区在招商、科技前台部门创新试点“递延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考虑项目的培育成长周期,对部门和干部的评价,既看当年落地项目完成情况,更关注项目履约情况、区域贡献情况,鼓励干部既盯当下“绩效”也看长远贡献,持续培育优质企业,鼓舞了园区招商团队的士气。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工委领导考评+单位内部自评+条块双向互评”的评价机制,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门、镇(街道)、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分条线、分领域评价干部在处理急难险重复杂工作中的攻坚担当、举措创新和工作成效等情况。
(苏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