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人才向往、人才荟萃的“好地方”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建设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让更多“千里马”在江苏创新创业竞相奔腾。扬州作为宁镇扬的重要节点城市,将抢抓长三角和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紧扣放大“追梦来扬、‘州’到爱才”的品牌效应,聚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人才创业的“梦工厂”、人才扎根的“新家园”,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聚力搭建“产才融合”的人才发展平台。围绕建设产业科创名城,做大做强“323+1”现代产业集群,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出台《关于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产业科创名城”人才支撑的 15条举措》(“人才新政15条”),修订《天使梦想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扬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提升完善扬州人才政策3.0版本,推动人才政策向重点产业集聚、人才资源向平台载体倾斜、人才力量向基层一线流动,让人才政策更加贴近产业需求、更加贴近企业需要。持续推进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管理运营,积极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产业全链条。系统构建科技镇长团“点—线—面”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团+组”“三长联动”“院团会”“云平台”四项制度和“团室共建”“揭榜挂帅”的品牌效应。“十四五”期间新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不少于1000名、领军型企业家不少于500名、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不少于200名,全面提升扬州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聚力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环境。以打造“长三角”人才雁阵格局重要战略支点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健全完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政策体系,让各路人才在推动“好地方”扬州建设发展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力实施“绿扬金凤”计划和英才培育计划,设立亿元天使(人才)专项资金、千万元规模天使梦想基金,全面落实“周转池”“双落户”以及顶尖人才“政策包”、在扬高校“留才奖”等人才政策,加快构建人才向扬州集聚的“强磁场”。加快规划建设G328科创人才走廊,全力采用“一县一产业”模式赴人才资源富集、产业匹配度高的地区开展“双招双引”活动,每年聘请“人才发展顾问”“引才荐才大使”“高校院所服务专员”100名,每年拜访大学大院大所100家,持续实施青年大学生“百千万”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2万人以上。
聚力完善“宜业宜居”的人才服务体系。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努力以最好的服务集聚人才,以最优的环境吸引人才,以最大的诚意留住人才。每年提供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集成打造融合社交、生活和创新创业服务等元素为一体的人才工作生活场景。进一步深挖扬州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深化“追梦来扬、‘州’到爱才”人才 IP,以“养眼”风景、“养身”美食、“养心”环境集聚更多人气、才气。加快建设“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扬州人才码”,推动人才服务事项“码上办”,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努力将扬州打造成为人才荟萃之城,以人才的集聚为建设“好地方”增添发展能量。
(扬州市委书记 张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