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才融合 汇聚创新动能
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科学描绘了“加快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的宏伟蓝图,提出了“聚焦制造强省建设,更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发展”的前行路径,为我们指明了集聚人才、转型跨越的突破方向。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始终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更加自觉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更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让更多“千里马”在盐城创新创业、竞相奔腾,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盐城贡献。
抢抓战略机遇、做优载体平台,构筑“百木成林”的聚才磁场。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干事创业的机遇、平台和氛围。当前的盐城,面临着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开放开发、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等战略叠加机遇,正在高起点建设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着力提升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高新区发展能级,加快培育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心和西伏河实验室等科创平台,试点打造高水平人才创新发展示范区,努力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持续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名校优生“汇盐行动”,拿出标准更高、力度更大的政策干货,精心筑巢引凤,全力招才引智,目前已经累计引进“两院”院士67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62名,资助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938个。
强化产业培育、放大品牌效应,搭建“千帆竞发”的引才矩阵。重视引才更要合理用才,对人才的“盲目消费”只会造成“资源浪费”。我们正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强市,精准聚焦细分领域,着力打造5条地标性产业链,着力发展8条优势产业链,培育突破10条潜力产业链,有着非常丰富的项目合作资源和创新创业机会,迫切需要各类人才的参与和加盟。我们将深入实施产才融合工程,深度对接大院大所,全面深化校地合作,精心打造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会两赛”引才品牌,聚力引进各类产业高层次人才,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结合产业发展导向,探索推进“院校+园区+龙头企业”合作模式,实行“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镇长团+高层次人才协会”总体布局,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品质的人才供给。
创新扶持政策、优化服务保障,打造“万马奔腾”的重才生态。自然生态好则万物竞生,人才生态优则群贤毕至。我们将始终保持开明开放的人才策略,坚持人才优先投入,塑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标识”,给人才“松绑”、让人才“自主”,使各类人才在盐城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坚持高端引领和整体开发联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并重,以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等为牵引,充分挖掘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育工作常态化、规模化。进一步完善人才金融支持体系,成立盐城市科创投资基金,创设人才发展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人才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各类人才给予精细温馨的生活关怀,建设更加具有时尚品味、精细配套服务的人才公寓,聚力打造城市青年人才社区,搭建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打造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青年人才向往之地。
(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