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开展党建考核释放政治引领效用
发布时间:2020-01-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岁末年初,正是各地各部门开展年终考核评价,总结梳理一年工作得失,绘制来年奋斗蓝图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提升各级党委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很多地方把党建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建考核”正成为干部群众日益关注和谈论的年度热词。随着党建考核的广泛开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厘清重视。
树立“大党建”思维,促进组织工作全面提升。党建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具体来说包括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狭义内容,也包括阵地设施、思想文化、国企非公、人才统战、工会群团等广义领域。党委党组要有一盘棋、一幅画、一齐抓的胸襟思维。要看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维护稳定、干部成长等各领域工作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寻找公约数,画出同心圆,实现大联合。职能部门、上级党委开展党建考核可以邀请相关条线工作人员组成综合性考核组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地点进行全面综合考核,一方面避免多头重复、减轻基层负担,另一方面,更可开拓提升基层体系化党建工作思维,进而调动各方重视党建、参与党建,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并进。
坚持“严紧实”标准,推动基层党建达标争先。党建考核的目的是推动各级党组织重视党建、夯实基础、推进工作。不同于经济工作及具体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理论性强,惯性影响大、成效显现慢,难以量化评价等特点。现实中,为了增强考核的公认度、说服力、可操作性,难免涉及台账资料、数据指标等内容,但是看台账不能代替看现场,看现场不能代替听民意。党建工作做的好不好,党员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多听取他们的直接感受,验证经验做法,征求意见建议。“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考核人员唯有提高自身党建工作业务水平和理论功底,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才能引导基层跳出可能出现的台账陷阱、设备迷信、场地依赖,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避免增加基层负担,滋生新的形式主义。此外对“三会一课”、党费缴纳、党员管理、阵地建设等硬性要求,要按照“标准化”思维推动全面达标,对组织活动、作用发挥等可根据党组织自身资源禀赋、所在领域职能定位制定个性计划,灵活创新开展。
强化“重实绩”导向,坚持政治引领服务中心。抓党建的根本目的是强思想、凝士气、抓工作、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是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做好本职岗位的点滴工作。党建工作开展的好不好,不能简单看学习了多少篇文章、开展了多少次活动等,更不能自娱自乐、自说自话,而是要看是否通过抓党建推动了工作,提升了服务,整治了问题,化解了矛盾。党建考核组要结合履职公示、年度述职、目标考核、第三方测评等掌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实绩表现。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掌握普通党员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社会评价等。“强国必先强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级党委要用好党建考核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实干作风,践行“两学一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磅礴力量。
(盱眙县委组织部吴本奇,首发于交汇点新闻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