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宣传标语要通俗不要低俗
发布时间:2020-02-0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些“硬核标语”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有恐吓式的“隐瞒症状不上报,黄泉路上提前到”,有调侃式的“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有科普式的“家庭保持通风好,讲究卫生别乱跑”,也有搞笑式的“一人传染全家倒,财产跟着亲戚跑”,等等,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
    设立标语的目的,是为了向周边或路过的人们作出提醒和警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尽管已经有铺天盖地的知识普及、要点讲解和宣传引导,但仍然有部分人心存侥幸自行其是,不把疫情防控当回事。有的不接受劝导忽视预防措施,有的瞒报疫情走村串户,有的无视隔离观察要求到处兜风,这类行为既是对自身健康的极度不负责,也容易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
    出于提高认识、加强警醒的考虑,一些地方把标语写得简单粗暴极具冲击力。不可否认,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动员作用。正如有的网友所说,标语通俗易懂接地气,针对的是普通人群尤其是来自农村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使用土话俗话大白话,讲得直接说得严重,无异于“当头棒喝”,能够唤起一些人做好日常防护的警觉。但一味剑走偏锋,容易出现逻辑不通甚至低俗恶俗的情况。比如,“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这类标语中,把疫情防控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运动异化为敌我之间的阶级斗争,难免给人上纲上线的感觉。再比如,“今年上门,明年上坟”看来令人毛骨悚然,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标语也是与群众沟通的一种方式,如何做到既直白浅显又深入人心,避免空洞洞的号召、冷冰冰的条文、硬邦邦的说教,乃至带有一丝余味悠长的真诚温情,是摆在基层治理者面前的现实难题。要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妨到历史中找寻坐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根据实际几经修改后定型,内容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还被编为歌曲,为形成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今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低俗不是通俗”,这是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要求,放在标语上也很合适。标语是写给群众看的,通俗鲜活有说服力是前提条件。要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传递信息、激起共鸣,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懂得换位思考,多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政策、解释问题。群众听懂了、理解了,自然会热忱地给予支持和拥护。反之,则会事倍功半。从这个意义上说,多接地气,多些精细,多点温情,要通俗不要低俗,这是写好标语的题中应有之义。


    (泗洪县委组织部孙萌,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