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在“疫”考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期,随着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返工潮也逐批到来,疫情防控进入“最关键时期”。基层一线处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战“疫”前线的防控成效好不好、阻击作用大不大,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基层治理能力。能否在基层治理中下足“绣花”功夫,不仅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当务之急,从长远看,更可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火线经验”。
  造好“主心骨”,发挥基层组织“引针走线”的作用。一件精美绣品的产生离不开刺绣艺人的高超技艺,无论是穿针引线或运针绣制都要依靠这位“绣娘”的主导。在基层治理中,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为一名“绣娘”引针走线、指挥全局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起着引领带动作用,因此,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能力和战斗堡垒作用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地基层党组织在第一时间成立了“行动党支部”、“党员先锋队”等,冲锋在前,“战”在一线,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基层党组织要继续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实践在一线,将党建末梢延伸到每一处“关键部位”,社区、村庄、小区、庄台、道路卡点等,哪里有潜在危险,哪里就有党旗迎风飘扬。其次要提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火车头”的性能。“执行好制度最终靠人”,要擅于在平时发挥组织部门精准考察、大胆使用的优良传统,及时将敢担当、会指挥、能力强、有责任的“硬核干部”选派到关键岗位,切实建牢每一座基层战斗堡垒。
  激发“动力源”,汇聚人民群众“绣技针法”的智慧。刺绣作为我国的一项优秀传统工艺,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溯其源头则出自苏州一名民间女子之手。自古以来,伟大成就的取得都凝结着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同样如此,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为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指明了方向。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广大群众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主动投身一线:深夜为24小时轮班驻点看护居家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送去热开水;戴起红袖套,做起志愿者,协助网格员测量进出小区人员体温;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宣传和监督队伍当中,为居民送去防护知识,对试图隐瞒病情者果断举报……在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下,中华大地上筑起一道新的“钢铁长城”,新冠病毒这个入侵者再也无法冲破这条“万众一心”的强大防线。群众共同参与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发掘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形成“人人防控,人人尽责”的治理模式,才能更快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为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绘成“同心圆”,凝聚多方协助“点染成文”的力量。刺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以绣针不断接引各色彩线,方能在织物上构成纹样。同样,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其涉及的点多面广、内容丰富,尤其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用涓涓细流聚爱成河,以众志成城决胜疫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各类主体力量如镇街行政机关、村(居)委会、小区物业公司、“两新”组织等实现了较好的统筹,同时及时发动了卫健、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群策群力,集中优势又分工明确,积蓄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资源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这句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语,不仅孕含着中国人民在重大困难考验面前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崇高品质,更寓意着各方力量参与基层共同治理的社会共识。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有序地参与,拓展联防联控的“最大半径”,才能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同心圆”越画越大。

  (扬州市邗江区委组织部王潇傲,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