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推行综合考核要善于“自找麻烦”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综合考核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其主要特点是:化繁为简,只考一次,变扎堆考核、多头考核为综合考核;脱虚向实,突出重点,重点考大事、实事、硬事。实践证明,推行综合考核以来,各地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鲜明,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更加高涨,为基层减负工作也得到较好落实。
  但综合考核作为新生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推行过程中要避免两个问题:一是新瓶装旧酒的“伪综合”,把多头考核装进“综合”篮子里,只重“物理捆绑”,忽视“化学反应”;二是一考定终身的“近视眼”,助长被考核者平时不努力、年终抱佛脚的坏习惯。
  综合考核不仅关系被考核者切身利益,更关系着地方和部门工作导向,社会关注度极高。对此,必须摒弃“差不多”“也还行”“想当然”的心态,敢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找麻烦”,运用标准化、科学化、精准化手段,不断优化综合考核体系、提高综合考核水平。
  健全机制,过程管理标准化。“能做到的,都做到极致”,努力把考核流程打造成“ISO9001管理体系”,让被考核者一目了然、一键可查。建立重点任务和职责分工清单,实现考核资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平时监测、半年评估等流程串联考核全过程,运用大数据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评估,实现考核过程闭环管理。
  优化指标,考核体系科学化。聚焦“导向性、差异化、针对性”,精准设置考核指标,让被考核者“按图索骥”,找准发展方向。根据区域发展定位和部门职责分工,围绕新发展理念,优选最具导向型、最能提升发展动能的考核指标,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举措,考核方式精准化。注重双向考评,实现部门与乡镇互评互促。在部门考核乡镇同时,赋予乡镇一定发言权,重点对部门履行职能、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进行考核,构建“乡镇交办问题—部门解决问题—乡镇考核评价”模式,乡镇由被考者变为参考者,倒逼部门主动下沉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形成“镇呼市应、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昆山市委组织部朱婷,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