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言论: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海州区通过深入调研,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痛点、堵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夯基补短,创新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支部+X”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多元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夯组织根基补覆盖短板。强化基层治理,必须用好党建这枚绣花针,培育小区治理“主心骨”,再造守望相助、互联互动的熟人社区。把党组织嵌入小区治理架构,把治理“空白点”变成突破口,在条件成熟的居民区因地制宜建立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领头羊”,充分发挥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纵向组织体系。打造“红色物业”和“红色业委会”,确保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行物业企业党员和社区“两委”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全覆盖、无盲点的党建工作,引领社区治理、物业管理服务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夯队伍根基补力量短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关键在人,重点在党员队伍。进一步调优配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以党支部为引领,推动居民党员、业委会、物业人员担任网格员,整合民警、保洁及各类协辅人员力量,通过挖掘小区专业人才、推动特色楼道建设等举措,激活更多社区治理“微细胞”,做到日常事务“一网打尽”。摸清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底数,开发“党员诚信评价系统”,将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等情况及时反馈至评价系统,动态掌握党员表现,推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向评价”,通过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起作用。
夯制度根基补联动短板。社区治理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服务,必须用心用情,探索协商合作式的柔性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自治和共驻共建机制,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多元参与、协同治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主委员会主任,逐步提升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把组织认可、居民信赖的人推选为“当家人”。建立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企业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协商议事机制,携手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对老旧的“三无小区”由党支部承担“红色物业”功能,汇集民智民力,激发自治热情。积极整合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力量,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小区难事有人管,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夯保障根基补动力短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强化要素投入,在资源、阵地、数据等关键要素上持续发力。以新一轮镇街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精简提效、扩权赋能,推动更多资源下沉基层。以区级“以奖代补”、部门资金下沉、党费返还、居民自筹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花小钱办大事”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立“红色议事厅”,作为议事、服务和活动场所,做到急难事项面对面协商、实打实反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区级大数据智慧平台,强化数据开放共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田海,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