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时不谢之兰”
发布时间:2020-04-2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这不仅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但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需长期坚持,需不断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果。广大党员干部需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群众观、政绩观,努力争做“四时不谢之兰”,不断提高党的作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摆正事业观,做身正心明的好干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觉悟,要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不求功名显达,但求尽心竭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不计个人得失,无畏艰难险阻,在事业中蜡炬成灰、留取丹心。“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拓进取,是共产党人的孜孜以求,作为担当。
校准权力观,做廉洁自律的好干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党员干部要校准人生航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权力是把双刃剑,要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权力在制度笼子里运行。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越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白权力是责任、是压力、是约束,始终做到心中有法、议事懂法、办事依法。
强化群众观,做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群众观念强不强,是衡量领导作风好不好的重要标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发扬心系基层的好作风,就要体现在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拥有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把牢政绩观,做求真务实的好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正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个干部的执政能力要靠实践来体现,领导水平要靠实践来检验,本领要在“干”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在谈到后备干部培养时说到,不能把后备干部放到温室中去精心培育,要把他们放到艰苦的岗位,复杂的环境中去锻炼、去成长、去鉴别。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海组,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