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决不能让形式主义再抬头
发布时间:2020-04-22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形式主义是“绊脚石”,必须下决心、下狠劲将其踢除,让基层真正轻装上阵,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厘清职责界限。上级任务分解下压多,属地管理适用范围模糊,导致“车大马小”“责大权小”,是乡镇普遍面对的治理难题、发展制约。要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为契机,制定符合基层实际需求的赋权清单,厘清上级与基层职责权限,严格清理不合理责任。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严禁假借属地管理、改革之名,将本应职能部门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基层。要坚持编制分层级管理,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要常态开展镇村减负专项治理,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让基层干部有精力干好自己分内事。
  优化差别考核。考核是指挥棒,也是引领干事的风向标。要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推行差别化考核,精准设置发展考核指标,避免考核“一刀切”、增加基层无谓的工作任务,真正让综合考核考出准头、考到实处。要加强考核扎口管理,严禁其他部门私自设置基层考核项目,杜绝“多头”考核。考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注重过程性督查推进,多采取一些“四不两直”原生态调研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到项目现场察实情、看实绩,坚决杜绝以材料多少论高下、以留痕与否定优劣。
  强化问责激励。基层负担重,既有外部因素影响,也要从内部找原因。一些基层存在着少数人“光看不干”、“悠闲自得无事做”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其他同志工作量,特别是一些想干事、能干事、埋头干事的老实人被压得不堪重负。要强化治庸治懒治散,严肃查处部分基层干部“混日子”、出工不出力、敷衍塞责等问题,让不作为干部受到应有的惩戒。要用好“三项机制”,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成长进步渠道,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力度,在提拔任用、交流重用、职级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优秀基层干部,着力提升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泗阳县委组织部庄耀中,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