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须克服急躁懈怠心理
发布时间:2020-04-2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确保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方法单一,措施不够精准,如“买断式扶贫”;急于求成,目标不切实际,如“拔苗式扶贫”;监管不力,把关验收不严,如“表格式扶贫”。究其原因,是急躁懈怠心理在作祟,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落实要明确具体。既要全面覆盖、更要各个击破。要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压实县级主体责任、镇村直接责任的同时,用好干部下沉一线结对帮扶的脱贫硬招,发挥群智群策群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做旁观者、局外人,争做领路人、热心人。要明确具体责任,一把手负什么责任、分管领导负什么责任、中层干部负什么责任、其他人员负什么责任,都要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过压实“责任链”,确保种好“责任田”。
帮扶措施要精准有力。既要明确“帮助谁”,更要解决“帮什么”“怎么帮”问题,把群众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及禀赋条件等摸清楚。贫困顽疾治标易、治本难、会反弹,根治贫困必须加大内生扶贫力度,围绕“产业扶贫”“技能扶贫”做文章,帮助贫困地区培植产业基础、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对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全覆盖。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把兜底扶贫作为最后一招,严格把关,聚焦特殊群体,发挥政策保障功能。
督查考核要动态及时。强化纪委监委监督职责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注重过程监管、质量控制,制定专项考核激励办法,开展针对性、阶段性、灵活性的督查考核,跟踪脱贫动态、及时纠错纠偏。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凡经考核认定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成效显著的,及时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应用,在评先评优、晋升职级、评聘职称和提拔使用上予以优先;对于那些推诿懈怠、变通取巧、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问责处理。
(响水县委组织部程建文,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