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莫负“当打之年”
发布时间:2020-05-04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在高质量发展的擂台上,青年干部应以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基本功和坚强的行动力,以青春之名,为梦想前行。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咬定青山不放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交大西迁博物馆,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并就“西迁精神”发表重要讲话。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师生员工“西迁”故事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他们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把一所当时新中国最好的学校从上海迁到西安,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布局、工业布局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什么促使他们毅然“西迁”,又是什么支撑他们扎根“大西北”?是爱国奉献精神使然,是共产主义理想照耀。正确的价值观驱散了“去不去”的彷徨,更驱散了“值不值”的疑云。青年同志进入党员干部队列之日起,就应该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就像“音乐梦想”之于“歌手”一般,孜孜以求。
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并“烈火焚烧若等闲”。有人说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因为“牛犊”不了解“虎”,假使莽撞挑战“虎”的威严,恐怕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境。也有人说年轻人“年少不知愁滋味”,若是他日“识尽愁滋味”,当初“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显得可笑可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年干部要摒弃“天之骄子”的“象牙塔”幻想,多在知识的海洋中修炼自己,多在实践的战场中历练自己,像石灰一样,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做“家常便饭”,让自己真正能够驾驭住各种复杂局面。只有当自己的基本功扎实了,站在“台上”才不会是怯场,才能赢得“台下”观众的掌声。
炼就坚强的行动力并“虽千万人吾往矣”。三国风云中,武神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怀揣阿斗单骑救主。面对曹操的虎豹骑,赵子龙“敢上”。解放战争年代,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面对敌人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敢上”。身患肝癌但仍然坚持工作的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面对“三害”,焦裕禄“敢上”。“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然而,少数青年干部习惯于“纸上谈兵”、“朝九晚五”的“舒适区”,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惯性式的观望、迟钝。“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青年干部既要有满腹才学,也要有满腔热情,“当打之年”就要不负韶华、敢上敢战。
(无锡市惠山区委组织部贾伟理,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