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专职化管理建强乡村“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0-05-0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指出,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之举。作为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县区之一,灌南县将深入落实“既大胆试、大胆闯”“又稳慎有序、平衡统筹”的要求,坚持“选育管”制度一体构建,谋全程、定规程、抓过程,持续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突出“选准”这个前提,把牢“方向盘”。全面深化县乡共管制度,巩固拓展综合研判成果,在选对人、选好人上下功夫,确保村社党组织书记队伍个体优、整体强。坚持标准,让导向更明确。以构建“四有四专”职业标准体系为核心,突出政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一村一档”建立专项档案,“一人一议”实行达标准入,切实抬高门槛、严格标准。拓宽渠道,让源头更丰富。积极探索开放选配和内部选聘互补互动的选人用人机制,吸纳以优秀在职村干部、致富带富能手、创业经商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5类人员为主的优秀社会人才,坚持上门“请”、外出“引”、跨村“选”相结合,推动优秀人才资源不断向基层“回流”。严把入口,让选任更规范。深入落实负面信息联审联查、重大事项报告、动态调整退出等机制,围绕党性修养、致富能力、群众满意3个维度深化考察关,把握综合研判、政治联审、任职公示3道程序严实选任关,真正让优秀的人选得上、进的来。
  聚焦“育强”这个关键,打好“动力针”。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突出长远规划、长效培养、长远发展,以专业过硬带动能力过硬。强化思想淬炼。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常态开设书记讲坛,用好用活红色宝藏展览馆等县域党性教育资源,举办村书记党性教育示范培训班,切实强化党史国情教育,全面深化思想武装。强化专业训练。围绕提升职业能力需要,坚持县级培训一体设计、集成打造,整合优质师资、阵地等教育资源,探索“党校+高校”培训模式,通过“体验式”示范培训、“点单式”专题培训、“提升式”学历培训等形式,不断推动“粗犷式”培训向“精细式”培训转变。强化实践锻炼。以“善于统筹、精通政策、熟悉业务”为导向,着眼村社书记能力短板,实施定岗跟班学习计划,通过安排在城建、农技、招商等重点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让村社书记广泛接触和熟悉各类业务,提高管理村级事务、推动村级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拧紧“管好”这个重点,激活“一池水”。以激发动力、催生动能为导向,坚持考核、监督、激励同步跟进、同向发力,激活能人兴村强效能。用好考核“指挥棒”。突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等重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要求、量化考核标准,通过个人自评、群众测评、综合考评“三评”举措,进行多维度考核、全方位评价,引导村书记切实履职尽责。打好监督“组合拳”。强化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构建“内外一体”的监督体系,对村书记进行全程“监控”,营造更加风清气正、担当有为的干事氛围。树好激励“风向标”。突出多元化激励,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探索构建专职化“五级十档”薪酬体系,通过报酬上调一批、选聘提拔一批、评比表彰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真正让村社书记待遇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不断提振干事创业活力。

  (灌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臧国徽,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