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集结脱贫攻坚的人才力量
发布时间:2020-05-1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国以才治,业以才兴。”这句话道出了人才是治国的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的“硬道理”。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兑现承诺、验证能力的“必答题”“证明题”,如何答好题,做到不丢分、不失分,人才是关键。组织部门要牵住人才“牛鼻子”,下好人才工作“关键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集结“硬核”力量。
  聚焦产业人才,在“引”上花心思。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引擎,产业人才就是“发动机”。组织部门要聚焦精准引才,构建起集聚产业人才的“强磁场”。做优引进人才的“硬件”和“软件”,搭好才能展示的舞台,策划智力攻坚的项目,落实生活无忧的保障,大大提升优秀人才的荣誉感、幸福感、归属感,让有才之人引得来、留得下,实现“梧桐凤来栖”的良好效应。树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通过项目合作、人才租赁、聘请兼职、成果转化等智力外借方式,加强与科研院所、知名院校联系,打破技术、信息、行业、地区壁垒,打通人才互相流动渠道,实现“一才多得、一智多用”。同时,瞄准高端人才,转变“项目引才”思路,推动“人才带项目”计划,实现招引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推动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聚焦干部人才,在“用”上下功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关键在扶贫干部。组织部门要走好识人“先行棋”,通过听组织意见、访群众口碑、察工作实绩,识得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组成一支能精准脱贫、带领致富的“头雁”,为贫困群众“量体裁衣”,走出别样的致富路。再者,出好用人“关键招”,彻底破除论资排辈、以票取人等用才桎梏,做到因岗选人、人岗相适,唯才是举、举才有序,让公平公正成为实干者脱颖而出的“正道”,让干事者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甩开膀子”“迈开步子”。通过压担子、压任务,让年轻干部“墩苗淬火”,在工作中“竞相成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后劲”。同时,用好考核“测评棒”,突出共性和个性“两条线”,科学完善量化考核,差异化考出真脱贫、脱真贫的“真材实料”。
  聚焦本土人才,在“育”上做文章。脱贫攻坚,本土人才是“宝藏”,能激发“内生力”。组织部门要用好这一“法宝”,让本土人才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唱主角、挑大梁。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本土式”人才培育机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本土人才特点,因人施教、按单点菜,实现人才培训有的放矢。同时,分行业、分领域打造“人才联合体”,让各路人才在结对拜师中“水涨船高”,求得“1+1>2”的聚合效应。在扶持上“绣花”,通过结对帮带、技能培训、争取项目、协调资金等方式,为人才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让本土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树立能人典型,宣传脱贫致富经,放大榜样效应,激发群众“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的原动力,形成良好的“群雁齐飞”效应。

  (连云港市连云区委组织部吴媛,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