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绘就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工笔画”
发布时间:2020-05-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干部工作的永恒课题。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犹如工笔画的呈现过程,绝非一日之功,考验着我们的格局和眼界、方式和方法,实践中要从“起、勾、着、调”四个方面统筹着手,努力把年轻干部这幅图绘制得精谨细腻。
  起稿要“谋”,运用统筹思维处理好“选”。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年轻干部如同春起之苗,需要组织部门精心于“选”,“选”要有“格”而不拘于“格”。所谓“格”,就是选任标准,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将那些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有“格”基础上,要敢于不拘于“格”,即要坚持事业为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广开渠道。要敢于打破身份“壁垒”、流动“限制”,注重吸纳新能源、新材料等海内外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注重从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要敢于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部门界限和领域归属,有计划、有章法地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特别要注重发现那些埋头苦干、不慕名利、“长在墙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好“苗子”。
  勾线要“准”,运用精准思维处理好“育”。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尊重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在“育”上注重“靶向”,不搞“大水漫灌”。培养对象要“精挑细选”,通过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党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会议推荐、谈话推荐等“五个维度”方式,综合分析每一名年轻干部的基本情况、德才表现和专业特长等因素,择优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分批分类开展全覆盖培训。培训平台要“创新多元”,定期举办年轻干部发展讲坛,邀请专家教授、领导干部、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基层干部上台讲,开展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交流讲座等多元化培训。培训内容要“精准滴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聚焦学员能力短板、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靶向培训,把年轻干部培养成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着色要“活”,运用实效思维处理好“用”。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砥砺品质、提高本领的最好土壤。要突出一线历练,坚持补强导向,推动年轻干部在“蹲苗”过程中补短板、增优势。根据年轻干部的成长经历和专业水平分类施策,组织开展年轻干部上挂学习、双向互挂和项目化挂职等活动。要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以上机关进行跟班学习,从区级机关选派符合条件、缺乏基层历练的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道)进行挂职锻炼,从各镇(街道)选派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区级机关、国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让年轻干部在一线淬炼筋骨、提升能力。通过一线历练一批、跟踪培养一批、交流轮岗一批,科学把握使用节奏,破除按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打破“隐形台阶”,坚持凭精神状态、凭实绩选用年轻干部,配齐配强推动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调整要“稳”,运用系统思维处理好“管”。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必须要坚持从严管理。要规范年轻干部平时考核制度,把“政治体检”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环节,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5个维度以及做“两面人”、当“老好人”、搞“小圈子”等16个方面,进行正反对比、相互印证、多维观测,掌握准确的政治体检报告,坚决把有政治问题的人“挡在门外”。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实行跟踪纪实、全程留痕,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新情况、新变化,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预警,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无锡市锡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窦虹,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