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言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要强化四种思维
发布时间:2020-05-31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点击:
日前,为推动《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及我省《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专题部署“五抓五强”行动。这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的创新务实之举,是加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顺时前瞻之策。各级领导班子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当务之急、长远之需抓紧抓实,强化四种思维,务求工作实效。
以战略思维把握“国之大者”,切实做到登高望远有襟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5月23日,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时对此作了再次强调。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党章的要求,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无疑是我们应当把握的“国之大者”。一要增强理性认同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我们要从接力“四个伟大”的政治高度、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视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定信念出发,切实增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责无旁贷筹划推进这一“国之大者”。二要找准正确参照无私无畏。现实中,对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有认识无行动”“调门高落实少”等现象之所以存在,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思想僵化、思维老化,没有找准正确的“参照系”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同志与过去比,认为大家都是这样按部就班走过来的,年轻干部不宜进步太快;有的与同时期干部比,认为与大多数人保持“平衡”、不要引起麻烦甚至“震荡”比较稳妥。这些认识的“参照系”是老办法,是习近平总书记批评的“桎梏”“套路”;是旧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批评的“畏首畏尾”。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参照系”,以优秀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为“参照系”,我们就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做到邓小平同志要求的“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
以辩证思维解析“望闻问切”,切实做到虑熟谋审有底数。宋朝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说过:“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要按照既数量充足、又质量优良的要求,通过望全局、闻民意、问现状、切问题的辩证思考,既把握总体情况,又掌握重点苗子,以“心中有数”引领“脚下有路”。一要总揽全局有“大数”。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状况,摸清各类年轻干部数量、结构、素质等情况。不仅要掌握当下的“大数”,还要研判若干年内的发展趋势,评判工作得失及原因,开出改进完善的良方。尤其要注意不能依靠看材料、听汇报、查简历来掌握队伍建设情况,这往往与实际有误差,要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专项调查来取大数、明实情,这是“虑熟”的前提条件。二要关注重点有“路数”。要顺应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建立各类优秀年轻干部数据库并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考察,选拔出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全面了解他们的现实德才表现,深入把脉他们的经历、优长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培养“路数”作出预案,这是“谋审”的关键。特别要注意用全面、辩证、长远的思维筹划队伍建设,既不因一时之成而自满,也不为急功近利而“凑数”;用欣赏、信任、发展的眼光看待年轻干部,既不求全责备,也不拔苗助长,这样才能做到底数信实可靠,招数实事求是。
以系统思维绘好“一张蓝图”,切实做到精准施策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抓工作要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作为浩大、艰巨、复杂系统工程的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同样要系统规划、科学筹谋,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要瞄准共性“齐步走”。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是对年轻干部的共性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必修课”,特别是要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条,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确保选的苗子政治上过得硬。要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磨练,通过让年轻干部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引导他们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真正做到信念强、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这方面必须步调一致、决不能降格以求。二要针对个性“开小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工作要具体抓、抓具体,年轻干部培养更要针对个体、具体到人、跟踪问效。在共同经受必要历练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干部的不同情况拾遗补阙、制定个案。《论语》记载,对两个学生的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提醒好勇过人的子路要退让,鼓励生性畏缩的冉有要进取,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对我们培养年轻干部很有启示。缺乏艰苦环境锻炼的干部,就要舍得放下去磨砺,这才不是混基层经历;缺乏斗争一线经验的干部,就要有意识放到吃劲岗位去淬火,这才不是逍遥踱金;缺乏重要岗位经历的干部,就要敢于压担子,这才不是纸上谈兵;缺乏专业背景的干部,就要及时补课充电,这才不是有名无实。以绘制工笔画的精神精准着墨、精细落笔,这样的培养才不是大而无当的大水漫灌,而是一枝一叶的精耕细作。
以底线思维防止“苗而不秀”,切实做到严管厚爱有责任。孔子说:“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用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来比喻成才之难。要防止年轻干部培养出现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的情形,我们就要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扛起严管厚爱、教育管理的责任。一要防止“自我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突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训练,不怕花时间、花精力,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要通过对年轻干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立志接好党和人民事业的班,而不是某个职位的班。站位突破了“小我”就不会搞“自我设计”,目光聚焦于事业就不会玩投机取巧,真正成长为忠诚于党、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二要防止“任其生长”。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修枝剪叶、驱虫防病”。要帮助年轻干部度过“吐穗期”,教育引导他们慎初慎微、如临如履,走好从政第一步;要帮助年轻干部度过“生长期”,教育引导他们直面挫折、经住磨难,关键时刻顶得住;要帮助年轻干部度过“成熟期”,教育引导他们不忘初心、谦虚谨慎,行稳致远成栋梁。诚然,对年轻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多加关心、善加解决,但政治上的严管一定是更深层次的厚爱,也是年轻干部拔节攀高、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也要用心用情用力。用心,就是选才出于公心、发自内心;用情,就是爱才倾注真情、投入热情;用力,就是育才绵绵发力、恒久增力。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我们就一定能做到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一定能出现人才辈出、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张明。系“五抓五强看行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