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释放决战决胜的组织动能
发布时间:2020-06-0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关键一招,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政治担当,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提升组织力,筑牢决战“桥头堡”。“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组织是决战决胜的前沿阵地,其组织能力强不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建好支部这个“主心骨”。深化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强、服务功能优、扶贫措施准、脱贫成效好”目标,推动达标创建;创新组织设置,实行“兴村党委”“部门联村”“村企共建”等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选好书记这个“领头雁”。探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专职化专业化建设,大力实施“能人强基”工程,从能人大户、项目党员、“凤还巢”人士等群体中选拔村书记;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脱产担任“第一书记”,着力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担当作为强、发展本领强、治理能力强、作风纪律强”的“五强”型村书记队伍。用好党员这个“排头兵”。既加大“输血”力度,更加强“造血”功能。组织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支部+合作社”“创业党员+农户”等发展模式,鼓励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致富变带富,实现支部领航、产业发展、群众致富。
  增强战斗力,育强攻坚“生力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坚持干部从基层“选”。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发现干部、锻炼干部、使用干部的主阵地,着力选拔政治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干部,不断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保持队伍稳定性,做到干部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调整。坚持力量向基层“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精兵强将汇聚在扶贫一线,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对工作合格的大力支持,不合格的坚决召回;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公安辅警等公开招考“兴村专干”,引好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完善致富带头人和党员双向培养制度,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坚持队伍在基层“培”。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决战制胜、引领发展的观念;采取集中办班、观摩交流、传教帮带等形式,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基层党务知识等专题,分类抓好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决战决胜的能力和本领。
  突出牵引力,拧紧脱贫“责任弦”。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越是不能松劲懈怠,越要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把责任“扛”起来。逐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范围,推行压力倒逼“责任清单”、脱贫发展“项目清单”、季度进展“实绩清单”、脱贫带富成效“评价清单”,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以大决战的状态、钉钉子的精神,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目标任务抓在手上。把督考“严”起来。突出效果导向,建立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开出督战清单,优化考核方式,通过实地察看、一线督战、专项考核等方式进行精准督考,对督考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全程跟踪问效,确保脱贫攻坚力度不减、力量不撤、责任不松。把导向“树”起来。重视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脱贫有功的干部及时用起来,工作不力的干部坚决调下去,重用真扶贫、扶真贫的干部,不用做虚功、出虚招的干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决战决胜。

  (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星,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