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发展党员工作须把好“四关”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党的事业蓬勃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持续“涌入”,因此,发展党员的过程把关显得尤为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须严把入门、培育、程序、转正等关口,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把好入门关,杜绝“带病入党”。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系党的生命。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发展党员质量,加大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推荐力度,有效畅通发展党员渠道,注重优化党员结构,侧重在妇女、致富能手、“三带人才”、返乡创业青年、一线工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对政治审查环节全方位调查,把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立场不稳、思想作风不正、宗旨意识不明的坚决拦在“门外”,从源头上把关,确保党员队伍素质过硬、品质纯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把好培育关,杜绝“德不配名”。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利用党课主题辅导、“主题党日”、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教育,引导其加强对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将强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工作中。着力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行为上感化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和宣传优势,注重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用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感召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增强入党的主动性和荣誉感。
把好程序关,杜绝“弄虚作假”。在发展新党员的具体操作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认原则,严格按照《细则》要求,多方了解调研掌握情况,坚持将谈心谈话、查阅档案、询问周边等方式相结合,切实把拟入党同志一贯表现搞准摸清。从申请入党开始,到发展对象的审核、公示,直至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公示和转正,都须严格执行各项程序,不能“缺斤少两”,更不能“突飞猛进”。要按照“一人一档、一步一记、一级一审”要求,构建“全程记录→过程监控→逐级把关”的党员发展记实链条,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弄虚作假。
把好转正关,杜绝“形式主义”。 摒弃以往发展党员时重发展、轻转正的思想,高度重视预备期培养及转正审核把关工作,以防出现“一入了之”“坐等转正”等现象。各党支部应挑选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进行结对,在思想上“引导”、行为上“示范”、生活上“帮扶”,帮助预备党员持续保持入党激情、不断锤炼政治品质、及时克服既有缺点。定期组织开展集中谈话、走访座谈等,准确了解预备党员思想动向和实际表现。预备期满仍需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适当延长预备期;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按规定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具备条件的按期转为正式党员,注重入党宣誓的仪式感,激励新党员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
(宿迁市委组织部田旺,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