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链
发布时间:2020-06-1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南京市秦淮区将年轻干部培养探头聚焦到“信念教育、培养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四个维度,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年轻干部队伍。
  搭建政治讲台,增强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主心骨”,挑选优秀年轻干部,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初心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年轻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项培训计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在主体班次和专题班次中优先调训优秀年轻干部,帮助年轻干部筑牢政治根基、增强斗争精神。秦淮区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九龙桥“四一〇”烈士牺牲地、明远楼南京市总工会旧址等理想信念现场教育点,组织年轻干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先进模范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青蓝结对”工程,指定各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成长导师,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形式,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敦促年轻干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素养。
  搭建锻炼舞台,强化实践能力。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年轻干部的能力本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炼”出来。要坚持在基层一线锻炼干部,推动年轻干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秦淮区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实施年轻干部“蹲苗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到“六保”工作、“四新”行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专项巡查督导等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实践锻炼、提升能力,对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跟踪记实、动态管理。择优选派基层经历缺乏的年轻干部到重点社区挂职,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帮助街道社区抓实党建任务、推进社区治理、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创先争优。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优化国企领导班子结构,强化国企领导班子专业化配备,帮助年轻干部开拓视野,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快速成才。好干部的成长靠自身努力,靠组织培养,关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加强递进式培养历练,为年轻干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拓宽年轻干部来源渠道,用好公务员招录、遴选、调任、转任制度,制定高层次、专业化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围绕金融、规划建设等紧缺专业,组织区属国有企业组团赴“双一流”高校招才引才,打破部门条块限制,破除体制身份障碍,不断畅通“三支队伍”交流渠道。秦淮区开展年轻干部专项研判,按近期、中长期培养目标,分类别、分层次建立年轻干部动态储备库,加大纪实管理、跟踪培养力度。结合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组织开展街道年轻干部专项选配、跨部门集中遴选、高新区岗位遴选等工作,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提供发展平台。
  搭建关爱后台,加强考核管理。优秀年轻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坚持从严管理既是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抓手,也是对年轻干部的爱护。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全过程,在工作上充分信任,在生活中充分关心,为敢担当有作为的年轻干部搭舞台、鼓干劲。秦淮区建立年轻干部培养倒逼机制,将年轻干部选任工作纳入基层单位党的建设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落实年轻干部选配专项预审制度,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配力度。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日常了解,结合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建立年轻干部“正负面清单”,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年轻干部,在提拔晋升、评先评优中予以优先考虑;对履职不力的及时分析研判,视情节轻重给予谈心谈话以及提醒、函询、诫勉。加大“三项机制”运用力度,落实省市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关要求,收集整理对年轻干部运用“三项机制”案例,持续强化典型引领作用。

  (南京市秦淮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栋林。系“五抓五强看行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