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闭环思维推动村干部专职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0-06-1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应运用“闭环思维”,构建选聘任用、目标管理、教育培养、待遇保障等闭环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农村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的专职化、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严格选聘标准,变“偏重选”为“统筹选”。在专职化村干选聘任用方面,要遵循“统一选聘、定人定岗、优进劣汰、动态调整”原则,着力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旧框框。在科学确定专职化村干职数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竞岗聘用、社会公开招录、机关择优下派等方式,真正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将充满激情、思路清晰、相容性强、敢于担当的高素质村干部用起来,为基层组织注入“源头活水”。
规范目标管理,变“粗放式”为“精细化”。全面加强村干部日常管理,让村干部岗位成为干事的舞台、创业的平台。同时,探索开展专职化村干部星级评定,改变既有的宽泛模糊的管理模式,推行清单管理、双向考核、刚性退出机制,真正让作风懒散者“混不住”,干事创业者“坐不住”,尽责服务者“闲不住”,让村干部沉下去、“钉”下去成为一种常态,牢固树立一心为民、干事创业的实干导向。
加强教育培养,变“临时学”为“系统学”。着力改变村干部学习零散化、碎片化的现状,将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形成上下联动、分级分类的培训格局。培训内容要突出需求导向,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形式突出实践属性,加大案例式、体验式教学力度,让村干部在信访化解、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摔打锤炼,全科式、多维度提升履职能力。
健全激励保障,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在政治激励、待遇保障、落实减负等方面精准施策,提高专职化村干部的身份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政治上,建立专职化村干部岗位等级晋升制度,结合转身份、进班子等途径,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待遇上,建立专职化村干部薪酬体系,落实保证基数、定期调增、鼓励激励等机制,按时足额发放薪酬待遇,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减负上,建立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压缩农村工作职责,让村干部由“忙事务”回归到“搞服务”。
(泰州市姜堰区委组织部钱琨,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