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让基层成为“后浪蓄能”的高地
发布时间:2020-06-2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基层作为干部自我提升的“练兵场”和自我充电的“加油站”,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沃土,但基层工作头绪杂、强度大、矛盾多、条件差,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年轻干部应善于沉潜,积聚力量,在基层这块“蓄能”高地上争做奔涌不息的“后浪”。

  以“少年盛气应常在”的勇气,在吃劲岗位上墩苗。俗话说“后生可畏”“拳怕少壮”,年轻干部作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应始终保持时代的锐气、年轻的朝气、攻坚的勇气,不能有“小小年纪老气横秋”的心态,更不能有“一杯茶,一张报纸,一坐坐一天”的行为。要破除畏难心态,克服遇到事情摆不平、遇到风浪脑发蒙的本领恐慌,筑匠心,增本领,把火热的基层实践作为初心使命大课堂,心向下沉、脚向下走、力向下使,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服务群众中不断提升能力、增强本领。要在应对各种矛盾挑战的斗争中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大胆出击,扛起重活,经住磨难,直到手上“磨出基层茧”,脚下“走出振兴道”。

  用“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热情,在关键岗位上磨砺。“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年轻干部要保持火热激情,深入田间地头,走在矛盾前沿,对工作不敷衍塞责、对困难不避而远之,愿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平常时主动担当。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常思职责之所在,常想群众之期盼,没事时找事做,有事时埋头做,做到有思路、有方法、有效果。关键处敢于担当。新形势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年轻干部更要顶住压力,难题面前敢抓,矛盾面前敢管,风险面前敢闯,共同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靠“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在压担岗位上突破。古人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基层工作,实干为要,年轻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扎根基层、热爱基层,用真才实学和真心实意建设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只有真正做到把身沉到基层、把心放到基层,多接地气、多说群众话,在火热实践中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压担岗位上接几回“烫手的山芋”,真抓实干,多干实事,才能念好乡村“致富经”,做好群众“贴心人”。

  心中有理想,脚下方有力量。让我们用情用力,落实落细,到边到底,开展好本职工作,在基层这片沃土上蓄好、蓄满“担当、热情、务实”之能,做“愿做事、敢扛事、能干事、善成事”的新时代年轻干部。

  (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仲晓婕,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