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牢固树立“德才兼备”的干部人才观
发布时间:2020-07-0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德才兼备是评价选拔干部人才的基本准则,德才兼备,方堪重用。

  以德养才,在修身立德中加强底气、涵养“才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结晶,把修身立德放在首位,是因为身正德高、率先垂范是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基础。“德”包含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其中“政德”是最高标准,“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品格和基本准则,只有筑牢信仰之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为“谋复兴、谋幸福”贡献力量。“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唯有在实践中不断修身立德、涵养“才气”,达到“德才兼备”,方能驰而不息、行稳致远。

  以干培才,在干事创业中磨练意志、培植“才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干部,干字当头,要善于苦干、实干、快干,也要杜绝蛮干,避免“过犹不及”,这就需要坚实的才智作为支撑。“才智”体现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攻坚克难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干部,“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就是期望新时代广大青年在学思践悟中增长才干,在实践历练中提高本领。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齐心协力,担当干事,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钉钉子”、建功业。如果心存畏难、推三阻四、不敢担当,德行再高也仅是“纸老虎”,于事业无用,于人民有害。

  以教育才,在精准滴灌中增强定力、成就“才力”。好干部不会自然产生,“才干”“才力”也不是与生俱来,需要组织部门“精准滴灌”抓培养。一手抓年轻干部“育根蹲苗”。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勇于创造,是“预备役”和“生力军”,要加强基层实践历练,到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一线,直面矛盾问题压担子,提升攻坚意识水平,增强发展源动力。一手抓“后进”干部教育转化。分析干部“后进”原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壮骨强筋”,对拈轻怕重、认识不到位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拜师实践”,在事业发展大潮中掌握“真功夫”“硬本领”,提升责任感和事业心;对思维僵化、能力不足的,善于运用“三项机制”,及时调整出相应岗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评价选拔干部人才要牢固树立“德才兼备”观念,既要考准“德行”,也要考实“才干”,拉网过筛将“德才兼备”的好苗子选出来育成参天大树,将“德薄才疏”的“庸人”剔除出去杜绝“寻租”空间,将“三项机制”等干部人才政策落到实处,激励广大干部人才涵“德”养“才”,砥砺奋进。

  (阜宁县委组织部薛春雨,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