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为干部画一幅“素描”
发布时间:2020-07-0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干部考察是为干部画像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很有意思”,实则节奏快、任务重、要求严。要把“干部画像”画准,就必须“形神”“明暗”“细节”兼备,如同为干部画一幅“素描”,真实呈现干部的“相貌”“神态”,展示干部最“鲜活”的样子。

  多“了解”,勾勒干部的“轮廓筋骨”。画素描前,须备好纸、笔、橡皮等。每次考察干部前,也要按照考察流程,以干部任现职时间为基点,向前和向后延伸考察,观察干部成长轨迹,做到心中有“像”。要提前备足功课,既搜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管部门的意见,重点把握干部履职表现、领导水平、谋划能力等;也注重掌握历次谈话调研、民主测评等内容,重点掌握干部的工作实绩、工作成效、群众口碑。综合上述方式,初步勾画干部的“轮廓”,归纳干部的工作特点,摸准干部“筋骨”走向,为干部是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稳得住心神留下空间。

  多“观察”,描绘干部的“明暗两面”。走进考察对象工作地,实地观察干部的“一线战场”,通过领导、同事、群众的描述,如同写生一般,逐渐刻画干部的“明面”,即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通过组织评价、工作履历、档案资料、个人总结等,多维度了解干部任现职以来的履职能力、性格脾性和爱好特长。“暗面”,即了解干部的廉洁自律、慎独慎微等情况,工作中是否讲政治、守信仰,是否接地气、重实事,是否敢担当、有魄力,把“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纳入考准查实干部品行作风的重要范畴。

  多“思考”,刻画干部的“神态特点”。“涉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每次干部考察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年龄相仿、岗位相同、表现相近的考察对象,如果不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和提炼比对,就比较容易出现干部“千人一面”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把准干部的细微之别,进行打磨推敲,在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时,多用真实的事例、详实的数据、群众的原话和接地气、个性化的语言,精准刻画干部的“五官”“体态”“神韵”,让每一位考察对象都能跃然纸上,成为一个“鲜活”的自己。

  (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陈秋如,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