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聚人才
发布时间:2020-07-06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不拘一格”聚人才,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包容的态度,打破落后的思维定式和不合理体制机制,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打破“学历”观,完善行业人才评价体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近日,快递小哥李庆恒因获评浙江省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而迅速走红网络,打破了社会“人才总是与学历挂钩,高层次人才往往意味着高学历”的刻板印象。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行业人才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一座城市在人才评价上的包容度、开放性,是城市本身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要构建更加多元的人才激励制度和更加包容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不论身份、不唯地域,唯才是用,让社会活力充分涌流。
打破“体制”观,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公平、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是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经验,马云、俞敏洪等都是由高校教师转型为企业家的成功代表。当前,拥有技术和成果的科研人才集中于高校与科研单位,受体制与身份限制,加之对稳定生活的不舍和对创业挑战的担忧,无法有效将科技成果充分市场化推广应用。这就需要从思想观念和身份限制等方面入手,为他们思想上减压,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从身份上解绑,积极探索推行人才“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双落户”制度,打通人才在不同体制和行业间的流动渠道。
打破“落地”观,构筑人尽其才的优越环境。当前,人才作为软竞争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部分地区不惜代价吸引、招引人才,重金追求人才“落地”。但人才不是“商品”,而是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人才引进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招引人才是基础,如何用好人才、人尽其才才是关键。在广聚天下英才的同时,人才招引应注重与本地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规划相契合,重视引进人才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搭好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努力营造爱才、惜才、敬才的优越环境,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朱奔,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