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宝作为中国文化用具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一直以来,文房四宝以独特的神韵,引发文人墨客无尽的遐思。
进入新时代,党的事业需要不断前进,组织保障需要永远在路上。组工干部当从“文房四宝”中探寻干事创业之道、个人成长之道,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奋力为党的伟大事业增添“浓墨重彩”。
执“实干”之笔。笔既可绘出绚丽的画面,亦可书写出壮丽的诗篇,不论最终是以何种形式呈现世人,笔的第一步都是落实与纸面的接触。组工干部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号召,坚持“干”字当头,保持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学会俯下身子听,甩开膀子干,坚定自觉地把初心使命根植于基层实践之中,在基层锻炼中茁壮成长、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奋楫向前、实干争先,全面建成小康才能决胜在望、民族复兴之路才能蹄疾步稳。
研“好学”之墨。“良工自古多苦心,留赏人间赖遗墨。”墨的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纯正、加工精细,上等墨的细腻香醇主要取决于加工时捣杵的次数,有的甚至一臼捣杵有上十万次。组工干部应如制墨一般,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生活态度,常怀“本领恐慌”、常感“能力危机”,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如耐心磨墨,多在事上练,主动承担需要攻坚克难的任务,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成长为组织工作的“多面手”“高精尖”。
铺“廉洁”之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品种数以千万计,其中宣纸因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而被视为上品。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应如宣纸一般洁白干净、搓折无损。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组工干部应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秉持公道正派操守、恪守廉洁从政准则,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时常将“红线”“底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勤补“思想之钙”,筑牢“党性之魂”,坚定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清白干净的组工底色。
盛“担当”之砚。砚虽然位居文房四宝的殿军,但中国古代文人却十分重视,“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更是对其痴迷到“砚山不可见,我诗徒叹息”的程度。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组工干部应做到“砚”般坚实,自觉担当起职责与使命,扛起人民至上的旗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甘为“铺路石”、甘为“螺丝钉”,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多磨练、多历练、多蹲苗,以谦和的心态、昂扬的状态、敢为人先的姿态,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把平凡的工作做出亮点,把组织工作做到基层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心窝”里。
(淮安市淮阴区委组织部纪律,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