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深化改革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发布时间:2020-08-04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点击    

  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要措施,为基层改革探索指明了路径方向。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围绕“为全省全国发展探路”的战略目标,发挥改革先行军作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做好新区发展“人”的文章,推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努力建设适应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科学管理,能上能下,“专业化”配备强队伍活力


  事业成败,惟在用人。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重执行抓落实,必须抓好干部配备这个龙头,推动各类人才竞相涌流。坚持依事择人岗位管理。出台《新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实行岗位管理,坚持按需设岗、以岗选人、按岗聘用、以岗定薪,统筹考虑岗位需求、干部特点和匹配程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能干事的人有干事的舞台。坚持能上能下全员聘任。引入竞争机制,以两年为一聘期实施干部竞聘,新区职能机构、产业平台全员参与竞聘,所聘职务及相关待遇在聘期内有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坚持精准选配盘活资源。统筹考虑年龄、经历、专长、性格等方面因素,优化配置区管领导班子,促进班子能力互补、气质相容。结合新区街道体制改革、园区去行政化改革,打破干部部门化条块化,把各类优秀人才放进新区大盘子统筹考虑,建立部局、平台、街道之间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专业力量向发展一线、平台一线下沉。


  放眼全球,聚才聚智,“精准化”招引增源头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任务、系统工程,必须抓好源头引育这个关键,不断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深化聘任制公务员试点。着眼专业能力、队伍结构等关键问题,开展新区聘任制公务员试点,聚焦专业性强、替代性低的岗位,首批面向海内外招聘智慧新区首席架构师和副总规划师各1名,并完善配套管理办法,让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作用。定向选聘清北“名校优生”。连续2年面向清华北大开展新区“名校优生”定向招聘44人,力争用5年时间集聚100名以上清北学子,在此基础上,近几年入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14名,努力从源头延揽专业力量。同时,探索基层挂职、“双导师制”等培养锻炼机制,畅通成长渠道。引入市场机制猎聘专才。把握国际人才回流形势,着眼自贸区发展需要,采用政府雇员、社会招聘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猎聘等办法,探索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并面向研究生提供13000个实习见习岗位,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高精尖缺”型海内外专业人才。此外,出台新区年轻干部培养十策,针对性加强选育管用,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精准施教,入心入脑,“实战化”培训强干部活力

  教育培训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必须抓好干部教育这个重点,持之以恒抓好专业化训练历练。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成员政治思想淬炼和政治能力训练,用好理论中心组学习、新区党建讲习堂、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等载体,推动干部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和服务群众最前沿提高政治本领。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聚焦自贸区和江北新主城建设,以国际化视野、专业化知识和操作运作能力为重点,按照每月一期频率,邀请院士等专业大咖办好新区“浦棠讲坛”。同时,主动走出去,赴深圳、上海临港自贸区等地开展专题轮训,推动干部知识结构更新换代、专业素质提档升级。加强实战磨砺锻炼。用好新区改革试点和大部制等优势,有意识地把专业型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放在改革试点、职能综合或者困难艰苦的岗位锻炼;常态化推进年轻干部到社区、产业平台锻炼。加大上派下挂力度,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每年选派干部赴国家发改委、宁淮特别合作区等挂职历练,推动干部在实践中见世面、长才干。


  绩效考核,能进能出,“动态化”管理促干事活力


  严管就是厚爱,考核监管是干部干事的“指挥棒”和“方向标”,必须抓好考核激励这个保障,充分发挥出绩效管理的“活水”效应。坚持绩效考核结果管理。建立健全新区组织绩效、员工绩效、党建考核和作风评议“四位一体”考核体系,结果与各行政主体班子考核、职务职级和薪酬待遇等挂钩,推动各行政主体从“等着干”变“抢着干”,各干部员工从“要我做”变“我要做”,切实考出差距、考出压力、考出动力。坚持日常考核全面管理。推行无任用考察,全面开展新区干部日常考核,近距离考察了解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干部政治素质和一贯表现,区分不同类型形成综合分析研判报告。同时,坚持把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一线作为考察干部的“主战场”和“大考场”,近距离立体式了解担当作为表现。坚持末位淘汰动态管理。面向新区全体干部员工,实施五星到一星的员工绩效考核,每年按5%比例倒排末位干部员工,考核结果挂钩干部选任、评先评优和绩效薪酬,实现褒奖先进、惩戒末位。探索畅通干部退出路径,制定下发干部“出”的办法,按照3%的比例动真碰硬刚性淘汰,进一步推动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实现“退出一批、警醒一片、激励全体”的正面效应。


  (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部长王安伟。系“五抓五强看行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