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言论:锻造结构优功能强的领导班子
发布时间:2020-08-27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点击:
省委部署开展领导班子建设“五抓五强”行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抓结构强功能,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素质,完善来源经历结构,推动领导班子优势互补功能强”的行动要求。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立足发展现实需求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着力服务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建设大局,努力锻造结构配备优、优势互补强、整体水平高的领导班子队伍。
“全链条”分析研判,为班子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保障
精准识人才能科学用人,深入研判才能取优补拙并优势互补,洪泽区不断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分析研判机制,实现在班子选育管用中的精准施策。一是精准研判提效率。立足高水平建设湖滨新城目标和干部规划工作需要,通过干部考察、数据分析等常态化分析班子指数配备、班子结构、政治表现、廉政建设等情况,研判领导班子结构实际需求。通过分析干部个人基本情况、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履职能力、工作实绩等信息,全面掌握各类别干部底数及个人特点,将班子结构需求与干部个人特点精准对接,最大限度提高人岗匹配度,全面提升班子工作效率。二是动态研判掌全局。在做好常态化谈心谈话、年度考察考核工作的同时,建立领导班子研判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组织部门与纪检审计、政法信访、综合经济、民生保障等部门联席会议,将领导班子及干部的全局表现纳入研判视野。成立专兼结合的考察员队伍,由组织部分管领导牵头建立由部机关干部、乡镇街道干部等组成的专职干部考察员队伍,同时聘请部分选调生和组织人事干部为兼职干部考察员,重点了解领导班子在重点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重大工作中的现实表现。三是闭环研判定方向。建立强化研判结果反馈机制,领导干部个人围绕市委“我抓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形成自我评估,业务、考核部门形成业绩评估,组织部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到科学准确的研判结果。根据研判结果对领导班子成员分类施策、把脉解方,形成立体化综合分析研判报告,提出优化班子配备、加强班子建设、领导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向区委常委会作专题报告,并将研判结果向单位“一把手”反馈,强化分析研判动态进行和结果运用。
“多方位”配出效能,为班子结构优化提供政策保障
领导班子结构直接关系到整体功能发挥。洪泽区不断在配齐配优配强班子结构上做文章,精准掌握使用一批,优质充能引进一批,有的放矢交流一批,搅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一是开采源头活水。依据《规划纲要》要求,统筹谋划计划深远,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等选育管用全链条,提前规划、长线推进“老中青”梯次配备、全社会统一战线。深化“133干部分类培优工程”,动态保持100名优秀科员职级干部、30名优秀副科职级干部、30名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名单,以动态储备、科学分类培养破解急抓急用“短视”问题。二是坚持五湖四海。立足“优中选优”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区分农业、建筑、投融资等行业专业,行政、服务、执法等岗位要求,积极引进高校院所专业人才、企业农村特色人才,提升领导班子专业素质配备。今年组建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引进7名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专业干部人才在区政府、开发区、乡镇街道挂职交流。三是打破体制障碍。畅通“三支队伍”交流渠道,围绕全区重点中心工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人才交流的意见(试行)》、《关于鼓励干部人才在高质量跨越发展和重特大项目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意见(试行)》等文件。今年以来,调任实绩突出的事业编干部4人,提拔1名优秀村书记进事业编干部队伍,机关事业单位交流到国企任职2人,不断推进队伍交流常态化、标准化,促进人才优势互补、效能发挥。四是活用“三项机制”。突出优才快用、平才育用、庸才调用,强化“三项机制”在班子结构调配上作用发挥。今年以来,共提拔重用科级干部37人,表彰30名一线党员干部,推荐6名一线干部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选。疫情防控期间,提拔重用和职级晋升抗疫实绩突出的科级干部8人,其中重用1名曾受过纪律处分的表现优秀干部。同时经研判,有3名同志因政治担当不足,从重要岗位被调整到一般岗位,有2名同志因被认定为“亚健康”暂缓提拔。
“立体化”素质管育,为班子结构优化提供功能保障
班子整体的战斗力大小归根结底源自每位领导干部自身的能力高低,洪泽区始终致力于班子成员专业素质提升和健康发展,从而优化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一是坚持政治标准,周期培训教育。把坚定信念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培养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托省市区委党校、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等平台,强化党性教育、政治教育,紧扣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提升,围绕工作需要、各层次各类别干部能力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对干部进行周期化培训。近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场次,累计培训领导干部200多人次。二是坚持“实干”导向,多维一线锻炼。突出基层导向、一线导向,今年以来,选派16名干部到华强方特项目、86名干部到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一线强化政治锤炼和实践历练。进一步破除交流壁垒,为干部提供充足岗位历练,与市水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开展“双向”挂职,互派14名干部到投融资、工程建设、文旅项目等岗位学习;选派16人到南京、苏州、江阴等地区挂职锻炼。同时根据区域发展、工作任务等变化,推动干部在“临时党支部”“突击队伍”中挑担负责,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增强本领、淬炼思想,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坚持严管厚爱,常态长效监督。建立完善干部监督沟通协调机制,将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延伸到监督领域,增强干部监督合力;建立干部监督纪实档案,将干部履职情况、工作实绩、遵纪守法、信访监督、获奖评优等信息记录在案,为分析研判、推荐考察干部提供决策参考;抓实“八小时外”延伸监督,将干部监督延伸至工作日外、社区党组织、工作服务对象,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铸造干部健康发展坚实“防火墙”。今年以来,通过视频连线、书面征询、电话访谈等形式收集干部在重大事件、关键时刻的表现等重要信息230余条,为常态长效开展监督工作,对干部问题防小防早、治早治愈提供强大信息数据支撑。
(淮安市洪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永胜。系“五抓五强看行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