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读懂“扶一把”里的为民情怀
发布时间:2020-09-02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如涓涓甘泉滋润在每个人的心头。“扶一把”的真挚情怀,让人感动,发人思考,催人奋进。


  “扶一把”,就是把人民时刻放在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面对当前特殊的形势,攻坚的压力更大挑战更多。越是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越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肩扛责任、冲锋在前,以公仆的情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百姓的贴心人。经常深入基层,入户进村,和群众唠唠家常、算算经济账、论论富民计,把群众当成亲人,将群众冷暖记在心间。竭力帮扶生活困难的群众,积极想对策、出政策、抓落实,不让困难群众掉队,不让脱贫群众返贫,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任务。


  “扶一把”,就是把职责时刻放在心中。“心无百姓莫为官”,党员干部当始终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心系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想问题、做决策的时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力戒贪心私心,时刻想着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自觉在心底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勇于担起责任,“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应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公仆意识,做好实干表率,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不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不负历史的重托。


  “扶一把”,就是把使命时刻放在心中。“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党员干部应当“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带头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数字脱贫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杜绝甩脸子、耍官腔、摆架子等现象,多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办群众贴心事、为难事、紧迫事,将一项项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基层,一个个百姓诉求解在基层,使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泗阳县委组织部张子雄,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