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上好党员干部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0-09-0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党校教师,上好党员干部的思政课,应始终坚守对党的忠心、为民的本心和修身的静心,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守对党的忠心,让思政课更有底气。“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校姓党”是党校的灵魂,对党忠诚是党校教师的首要素养,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讲出的党课必定是没有“根”和“魂”的。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校教师更应坚定“四个自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将理论语言转化为课堂语言,将理论成果联系到具体实际,帮助党员干部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保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


  坚守为民的本心,让思政课更接地气。“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一往情深,就是被自己初中政治课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所深深震撼。这位政治课老师被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事迹所感染,从而数度哽咽、捂眼抽泣。党校教师应身在课堂、心怀家国,言传身教在课堂、调查研究在一线,坚持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将人民群众的实践成果转化为课堂上活泼生动的案例,让思政课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坚守修身的静心,让思政课更有正气。“其身正,不令而行。”党校教师是塑造党员干部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做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一个样,用堂堂正正的人格感染学员、赢得学员。面对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不能一味奉行“中庸之道”,因为怕祸从口出,就只愿做理论的“搬运工”,不讲问题、逃避矛盾。“亲师而信其道”,党校教师要静心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学识魅力和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员困惑,力争“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扬州市邗江区委党校李欢,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