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当答好成长“是非题”
发布时间:2020-09-12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当今的年轻干部生逢其时,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当趁年轻可为之时节,顺“时”而为,打牢根基,明辨成长之路上的是与非,擦亮年轻干部的“青字招牌”。
“信念”与“志向”同行,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当干部有限、干事业无限”,是对大事与小事、大官与小官通俗而深刻的理解。作为新时期的年轻干部,需要立牢三个“志”。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局势,不能在理想信念上出现动摇和迷茫。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牢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志在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年轻干部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觉悟,认真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地解决好,多沾点“泥土味”“烟火气”,除去身上的“骄”“娇”二气。志在立业,在建功新时代中实现人生价值。年轻干部尚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想要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新兵”成长为能力精干的“干将”,就要在基层一线的一场场硬仗中勇做疾风劲草、淬炼烈火真金,将本职岗位建成攻坚克难的“试验田”和“示范点”。
“能力”与“潜力”兼具,本领过硬而非本领恐慌。年轻干部富有创造力,接受新生事物快,是公认的“潜力股”。但潜力不等于能力,想要成为抢眼的“绩优股”,需要做到三个“不”。做到永葆激情不松劲,克服自满自足、暮气沉沉的状态,跳出个人“舒适圈”,发挥年轻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优势,在各自的岗位学习新政策,以灵敏的嗅觉探究改革新思路,寻找发展新路子。做到敢于碰硬不退缩,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畏难不前、退而避之不是取胜之道。始终坚持做到挑战面前不徘徊、困境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松劲,大胆试、勇敢闯,把满腹学识磨炼成“金刚钻”,直捣问题症结,扫清重重障碍。做到勇挑重担不低头,深刻认识到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接受什么任务,都是因为党组织的信任。只有经过急难险重任务的实践锻炼,主动挑起工作重担,经得住风雨考验才能长才干、壮筋骨。
“一时”与“一贯”相映,身入心入而非浮于表面。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朝着“百年梦想”笃定前行,不仅是年轻干部应扛起的重担,更是难得的锻炼机遇。要重视这“一时”之机,更要一以贯之。正确看待“上”与“下”,把在不同岗位锻炼的经历作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基础,克服“镀金”心态,做到“居上而不娇,处下而不忧”。正视成长进步与期望的偏差,心理不失衡,工作不失重,一如既往保持工作积极性。正确面对“得”与“失”,不可计较一时的得与失,而要把眼光放长远,胸襟放开阔,在吃亏和吃苦之中汲取营养,努力做“打不垮”“压不倒”的青松。正确处理“实”与“虚”,不搞形式主义,少做表面文章,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韧劲,多下一些苦功夫、笨功夫,用经历磨砺自己的同时,更要用实干武装自己,夯基筑台、行稳致远,拒绝做“绣花枕头”。
(江阴市云亭街道 姜恺笛,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