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教育不妨多些“小份菜”
发布时间:2020-10-0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期,“小份菜”走俏餐饮行业,既倡导了节约,又满足了多样化需求,受到消费者欢迎。在基层党员教育实践中,党员对自身的教育需求、形式要求、效果诉求也逐渐多样化,“一锅烩”“大锅饭”式教育越来越低效。如何切实提升基层党员教育的实效,不妨试试多些特色化“小份菜”,满足基层党员教育实际需求,促进党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小份菜”形式在于规模适度。“千人党课”“万人讲堂”固然声势浩大、效果震撼,但对于多数基层单位来说,成效的可控性相对不足,也不适用于普通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而小规模、多频次、形式活的党员教育活动成为基层党员的优先选择。控制党课规模,不在于追求参学党员人数的绝对数值,而在于分地域、分时段、分类别、分需求的小范围集中或分散授课,增强授课针对性。多频次开课应避免活动次数的单纯统计,而应追求某一时段内党员教育的有效覆盖率。形式活讲求因地制宜、因需而宜,党课直播、录播、网上打卡、线下互动,只要能满足党员需求都可积极尝试;田间、车间、楼宇、广场,只要有党员的地方,都能成为教育课堂。
“小份菜”关键在于机制长效。适度控制单次党员学习活动的规模,增加组织学习的频次,虽有利于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但也会带来教育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必须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建立党员教育师资培养使用机制,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本问题,引导先进典型、百姓名嘴、身边榜样等发挥作用,建立更加广泛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党小组作用发挥机制,解决活动组织成本问题,有效提升学习活动的匹配度、灵活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解决党员时间成本问题,指导基层党组织合理统筹党员学习活动和工作生活安排,避免开展高频、重复、低效的学习活动。
“小份菜”本质在于精准供给。基层党员教育中的“小份菜”,“小”只是其形,“菜”才是其神。根据党员情况,分层分类推出契合基层党员需求的、适应基层党员工作生活特点的、通俗易懂的优质党员教育课程,让广大基层党员“想要学、能够学、学得来”,才是“小份菜”的目的和本质。精准供给需要精准识别,应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需求“四不两直”调研,准确把握基层党员普遍需求和差异化需求。用好党校、讲师团等资源,积极投入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不断产出高质量的党员教育内容。发挥党员在党员教育中的互动作用,重视受教育党员课后评价,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供给始终为党员所需要、所欢迎。
(东台市委组织部邓鑫林,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