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位上,聚焦能力素养专业化。干部专业能力是有效施行“良治”的关键,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让优秀专业干部脱颖而出、不断涌现,也是科学分类管理、精准培养使用的重要目标。坚持需求导向。对经济、党建、政法、教育卫健、安全环保等各领域各条线干部,尽管都有普遍性要求,但由于职责不尽相同,也必然会有个性化要求。分类管理就要依据岗位履职要求和干部个性特点,分别制定落实选拔、培养、使用、管理措施,让专业的人干好专业的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干部队伍实际,既从领导班子运转看班子建设的薄弱环节,又从干部履职情况看成长发展的短板弱项,通过“抽丝剥茧”找问题,实现“逐个击破”解难题。坚持效果导向。用好考核考察、巡视巡察、专题调研成果,准确评价干部专业素质提升实效,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分类管理措施,着力培养专家型领导、专业化干部。
分类口径上,把握岗位要求差异性。科学分类是精准管理的基础,弄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特质干部的差异是科学分类的前提,也是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必须做好的一门功课。可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是纵向看,岗位层级和功能定位对应,领导层侧重组织驾驭、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能力的专业化,执行层侧重上传下达、组织落实、依法依规等能力的专业化;正职注重把方向、抓大局、管全面,副职注重懂专业、善谋划、抓推进。二是横向看,履职要求和专业需求对口,地方更加突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全面领导力,部门更加注重专业背景、行业经历和业务水准的专业力。三是具体看,职位特点和个性特征对路,比如,组织型岗位更强调严谨细致,服务型岗位更强调得体周到,业务型岗位更强调内敛沉稳,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在心理、性格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比选培养。
管理路径上,突出人事相宜配适度。围绕专业化配备目标,加强对“人”和“事”的研究分析,通过筛选比较、集成提炼有效信息,努力实现人事相宜、人事竟成。在“知事识人”上下功夫,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干部,既看客观现状、又看主观动态,既看先天禀赋、又看后天发展,既看干成什么事、又看干得怎么样,画全画准画实干部“全息影像”,按照能够胜任、有待提升、不能胜任等,综合评估人岗配适度。在“以事择人”上下功夫,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要求,结合各类干部专业化特点,对能够胜任的专业人才,及时储备、适时重用;对有待提升的,综合运用挂职锻炼、专题培训等措施,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对不能胜任的,坚持“能上能下”,及时进行岗位调整。通过科学化精准化配备使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盐城市委组织部洪兴华、吕剑,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