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对标“七种能力”绘好“工笔画”
发布时间:2020-11-18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提高“七种能力”的明确要求。年轻干部应自觉对标对表,补齐短板、补强弱项,以学习“加油补钙”、实干“淬火提纯”、担当“百炼成钢”,绘就个人成长的美丽“工笔画”,交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合格答卷。


  画出不甘人后、奋发向上的“进取形象”。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就年轻干部而言,青春是其显性优势,但最好的年华也会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何在步入岗位后快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成为能挑重担、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关键在于坚持学习、积极进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善于学习并养成习惯,抓住年轻的“黄金时期”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及时跟进学、深入学,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信真干中坚定理想信念。“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始终斗志昂扬,培养真才实学,“初生牛犊不怕虎”,让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成为年轻干部的鲜亮标签。


  画出勤勉务实、深入群众的“淳朴形象”。基层是干部成长的沃土。越是年轻干部,越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突发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群众感情。“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是基层工作的常态,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事务,只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才能把事办好让群众满意。面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难题,要“俯下身子”找根源,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阵倾听,加强真心交流,能解决的积极推动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以“公仆”的真诚赢得群众理解信任。坚持“撸起袖子”抓实干,摈弃“镀金”心态,聚焦矛盾、把握政策,深入了解实情,科学防范风险,攻坚化解难题,努力把大事难事办稳办妥、把小事琐事办好办实。


  画出以苦为乐、愈挫愈勇的“坚韧形象”。年轻干部成长往往要经历“吃苦三阶段”:敢于吃苦,看胆识;甘于吃苦,看奉献;乐于吃苦,看境界。视吃苦为一种磨砺,“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抵制社会中“佛系文化”“宅文化”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紧盯任务完成工作质量,力求今日事今日毕。视吃苦为一种财富,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有吃苦的机会意味着多一次锻炼的机会、展示的机会,面对困难挑战,不能推、更不能退,在与困难斗争中培养顽强意志,在反复磨砺中锻造坚韧品格。


  画出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清正形象”。清正在德,廉洁在志。作为服务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必须懂得心系大局、严实作风、坚守底线。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地区、单位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做人做事的“大格局”,学会立足全局思考、谋划、推进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急事难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锤炼“事争一流、唯先是夺”的过硬作风,保持求真务实、严谨扎实,力求“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杜绝“花架子”“表面光”。坚守廉洁从政的底线,面对诱惑,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正确对待名、权、利,从良师、交益友、铭初心,确保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得正、扣得牢。


  (南京市栖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伟民,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