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把握年轻干部培养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0-11-24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的远景目标,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在“察势驭势”中造就全新格局。“察势者明,驭势者智。”察势于上,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中央关于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的精神吃准、吃透,把省市委关于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的方向找准、找实;察势于下,在于把准“缺什么人”“有什么人”两个关键,放大优秀年轻干部源头“蓄水池”,构建起多维度的“培养链”;察势于前,在于能够“跳出来”看国内先进企业年轻人才的培养方式,看国际党政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以前卫的视野涵养工作的格局;察势于后,在于敢对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工作惯性、路径依赖说不,敢向呈现出来的矛盾、问题取经。在此基础上,驭势而上,在于以渐进式的改革,形成符合区域特性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激励关爱年轻干部培养“五大体系”,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全链条培养链条,以改革之道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服务大局。


  在“摸爬滚打”中练就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于组织培养的供给侧而言,更需为年轻干部搭好“思想淬炼”的讲台,在教育培训上不搞“大水漫灌”,把有意义的教育变得更有意思,更多注重以青年人的语言体系与活动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讲深,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实。搭好“政治历练”的平台,在严肃年轻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中淬炼政治灵魂,在从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中积累政治经验,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中强化政治操守。同步实行年轻干部党性定期分析、向党组织报告思想制度,经常扯扯袖子、咬咬耳朵,使之成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搭好“实践锻炼”的舞台。把火热的实践作为年轻干部最好的课堂,把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向吃劲岗位、重要岗位集聚,在难事急事上摔打,做到有跟踪的举措,有完整的周期,有科学的考评。


  在“尊重个性”中凝聚集体共性。将你、我变成我们,不是泯灭个性,而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凝聚共性。尊重年轻干部的个性,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工作的动力与创新的活力。于此,组织部门在年轻干部使用上更需把“人”与“岗”联系起来,把年轻干部的个性与岗位的特性结合起来,先议岗再议人,以事见人来为年轻干部精准压担子、搭台子,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让人人都成为“主力”。更需要把“过程论”作为培养的关键,坚持“精耕细作”,全过程紧跟,防止“个性”变为“随性”,让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伴随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更需要把“信任”作为年轻干部最好的激励,多一些宽容谅解,少一些求全责备;多一些鼓励支持,少一些讽刺挖苦;多一些传、帮、带,少一些袖手旁观,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探寻兴趣的绿洲,把满腹的知识磨砺成成长成才的本领。


  (扬州市邗江区委组织部姜凡,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