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强化“数字思维”
发布时间:2020-11-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指出,“发挥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在当今社会,“数字”的应用无处不在,党员干部应强化“数字思维”,抓住机遇为发展赋能。
在“学”上拓眼界。“数字经济”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通用技术深入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的经济模式,“数字”已经深刻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中。党员干部应主动学习,充分认识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熟悉和应用数字资源,尽快使自己成为数字时代的“移民”,不能回避信息化发展要求,让自己沦为数字时代的“难民”。同时,坚持系统学习,“风物长宜放眼量”,既放开眼界去学习和研究数字技术和信息化的特征、功能和作用,也学习数字时代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等知识,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突能力。
在“思”上下功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展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韧劲与潜力。党员干部应多思“数字”之所能。站在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产业变革趋势的战略角度,优化数字经济服务水平;不断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另一方面,也应多思“数字”之不能。线上预约、扫码转账、远程操作等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要看到仍存在那些无法适应数字要求的群体,通过教育、培训,特别社区教育、志愿者参与等方式,使广大群众都有机会接触移动互联,消除数字鸿沟。
在“用”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党员干部应在运用数字技术上见实效、出实绩。在网络宣传上,充分运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空间延伸广等优势,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在政务服务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好差评”制度、党务政务厂务公开等,以大数据助力城市建设的“绣花功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苏州高新区工委组织部刘婷,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