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从“小”处着手抓换届
发布时间:2020-12-0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直接关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基层政权稳定,是影响基本民生保障的“头等大事”。换届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小”处着手,在“关键”处发力,确保圆满完成换届任务。

  落点要小,“精准发力”扣紧关键节点。村(社区)“两委”换届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在进度安排上须秉持马虎不得、大意不得的工作态度,既要“大步流星”,也要“落脚精准”,才能避免衔而不紧、接而不实的窘境。基层党组织要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眼光,紧盯关键节点,倒排作战工期。正确把握进度上的“松”与“紧”,在纪律教育、人选酝酿、制定方案、谈心谈话等工作上既不急于求成,缺乏考虑,也不拖泥带水,加剧风险。特别是在候选人酝酿过程中,严守时间要求,充分征集意见,不留“错失之憾”;在考察、公示、投票等环节,确保环环相扣,不留“空窗之期”;对破坏干扰换届选举的行为做到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不留“喘息之机”。

  包袱要小,“选贤举能”着眼关键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村(社区)“两委”换届,事关基层执政根基,把好选人用人关是重中之重。把好“人情关”,放下“人情包袱”,坚持用政策选人、用岗位选人的正确导向,最大限度扩宽选人视野,从改革前沿和生产工作一线发现优秀储备人才。把好“条件关”,减轻“主观包袱”,将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务实效作为关键标准,推荐一批勇于为党发声、为人民办事、为时代建功的候选人队伍。把好“审查关”,卸掉“廉政包袱”,对新提名候选人坚决落实县级联审机制,对照正负面清单,逐级筛选、逐人把关,严格将涉黑涉恶、群众反映不良、存在政治问题等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拒之门外”。

  切口要小,“揭榜挂帅”解决关键问题。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基层组织新老班子交接的重要节点,需充分利用好这个短暂的“小切口”,将解决重难点问题摆上换届议程。英雄不问出处,坚持以“干事”为目的的基本导向,鼓励候选人“揭榜挂帅”带着发展的思路参选,以推进村(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思路作为“试金石”,将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在任职后做好跟踪考评,督促基层干部持续发力,以是否能攻坚克难、解决好重难点问题、推进好重大项目为标准,树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使个别干部抛弃当选后便高枕无忧的错误观念,始终保持“如芒在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领跑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佘文翀,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